张恩和:电视机的故事
2019年01月18日 08:1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月18日第1619期 作者:张恩和

  现而今,电视机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常用品,且基本上都彩电化,黑白电视几成“文物”而不易觅得了。退回到几十年前,电视机可是稀有物件,每台电视机也都会有一点自己的故事,回想起来也真有点意思。

  1961年,电视机刚出现不久,不要说私人,连公家单位都难得买到一台。那一年,正赶上北京举办第26届世乒赛,这样大规模的赛事之前国内还没有过,加之全国上下乒乓热空前高涨,北京人的参与意识又特别强烈,人人都想一睹大赛盛况。能弄到一张门票进入赛场当然好,进不了赛场的就想方设法找有电视机的地方看直播,那也比听广播电台现场播报强。

  那时,我们全国高校文科教材编写组(我参加的是唐弢先生主持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组)集中住在中央党校南院,周围没有一台电视机。正着急时,王瑶先生主动邀请我们去他家看,我们才知道他家里有电视机(当时是16寸苏制台式电子管黑白机),都高兴得叫起来。

  看男子团体决赛那天,编写组除了唐弢、刘绶松、刘泮溪等几位老先生不在列,年轻人里除严家炎一人忙着写稿未参加,其余樊骏、吴子敏、许志英、徐乃翔、黄曼君、蔡清富以及我等数人,吃过晚饭就赶到王瑶先生在北大中关园的住所。

  师母杜老师见我们来,一面热情招呼,一面赶忙向邻居借小板凳。电视机前,王瑶先生一家人加上我们以及几个邻居家小孩,大大小小近二十来人,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随着不断出现的精彩场面欢呼惊叹。那天最精彩的是中国选手徐寅生大战日本选手星野的十二大板扣杀。徐寅生一板一板地扣,我们和场内观众跟着一声一声地喊。最后,中国队逆转局势获得冠军,我们拍手欢呼,那真是荡气回肠,快意无限。

  看完比赛出来,末班车早已收车。我们一行人从中关村步行绕经北大南门回中央党校住处,差不多要走一个多小时。走在深夜的马路上,大家兴高采烈,各抒胸臆,没有一丝睡意。现在想来,那还真有点“青春作伴”“挥斥方遒”的劲头。

  进入60年代中后期,电视机虽不像前些年那样是稀有物件,也还是匮缺商品,拥有的人家仍然非常少。当时,我们年轻教师住在由学生宿舍改用的筒子楼里,每家住一间十几平米的房间。不久后,陆续有一些老教师被“勒令”从他们原来住的几居室搬到我们楼来。于是,钟敬文、陶大镛、高羽等名教授就成了我们的邻居。高羽是政教系的教授,夫人颜一烟是名作家,电影《八女投江》的编剧。有意思的是,他们虽搬居斗室,仍舍不得“扔”掉他家的电视机。这在我们整栋楼住的百余户人家里,是仅有的一台。

  有人为了能上他家看电视,“老高”“老高”叫得颇亲热;一帮小孩就更不管许多,吃过晚饭就拿张小板凳急着往他们家跑,抢个好位子看电视,个别孩子有时更从高家碗厨里偷拿馒头吃。虽然当时粮食定量,但高羽夫妇心肠好,一般都睁只眼闭只眼,并不认真,偶尔和人说起,也是一笑带过。

  这里要说到我的故事。当时别说电视机难买到,就是有卖的我也买不起。但我又极想有一台自己的电视机,既为我,更为了孩子。怎么办?当时,我有一外语系朋友是业余电子爱好者,用现在的说法叫电子发烧友,虽然外语专业水平不高,但玩电子却是高手。他给自己攒了一台电子管电视机,显像管比巴掌大不了多少,但效果不错,看过的人都很赞赏。他见我有兴趣,主动提出帮我攒一台。

  于是,他带着我跑旧货市场,跑一些工厂或实验室的仓库,东拼西凑搜寻得一些旧电子管元件,没花多少钱也给攒了一台。我又请一位会木工活的学生做了一个电视机外壳,便像模像样地看了起来。当时,正好赶上周恩来总理逝世,几家邻居还来我家一起看了十里长街送别总理的情景。很快,不少同事朋友知道了我家里有电视机,他们自然又新奇又高兴。

  80年代初,电视机生产多了起来,虽然商店里不易见到,需要凭票供应,但比起过去总容易多了。但人们的眼光要求又提高了,不太满足于小屏幕的黑白单色,谁家有台大尺寸“带颜色”的电视,那又是一种档次。

  那时,我在做唐弢先生的助手,常去他在永安里的家。一天,见他客厅里原来那台旧电视机换了一台,机箱虽不很新,屏幕却非常大,几乎相当于一般办公桌面。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这么大屏幕的电视机,着实有些惊讶。唐弢先生笑着打开电视让我看,说这是他长子雨门到香港出差从旧货店淘来的。雨门知道父亲喜欢看足球,大屏幕电视机看比赛效果好,所以不顾千迢路远,费大力气把它弄了回来。电视机原是酒吧舞厅之类娱乐场所淘汰下来的,雨门因为是学工科,懂技术,拿回来修理修理就可用了。

  听了这些,我被雨门世兄的孝心所感动,同时也为像唐弢先生这样全国知名的作家学者,不是买不起这样的电视机,而是国内生产水平跟不上,只好委屈使用人家淘汰的旧货,不免有些感慨!

  现在,我国电视机产量、销量、规格、质量已走在世界前列,产品也远销国外,和过去不可同日而语,实可谓今非昔比了。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