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燕:夯实文艺批评的理论根柢
2018年08月31日 09:1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8月31日第1527期 作者:毋燕

  文艺批评,是根据一定的文艺标准,运用历史的、人民的、美学的、艺术的观点,对以文艺作品为中心的一切文艺现象进行鉴赏、阐释、分析、判断、评价的理性科学活动。在文艺的发展繁荣中,文艺批评与文艺创作,正如鸟之双翼、车之双毂,彼此唇齿相依,不可偏废。随着中华文化复兴大业的蓬勃发展和全面推进,两者之间的共振与共鸣愈加激烈。

  对于文艺创作而言,文艺批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概括为解说、阐释、评判。最基本的解说是描述作品的基本内容,包括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审美意象等基础的内容性说明,必要时还要将创作时代背景引入介绍。着眼于作品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风格的阐释分析,如谋篇布局、修辞手段、写作技巧,是文本文艺性内容的注解。

  对作品的价值审视评判,是将判断寓于严谨的文艺理论之中,可涉及作品的社会价值、历史价值、人性价值以及审美价值的层面,或从横向的同期作品甄别高低优劣,或在纵向的同类作品中比较异同,把握历史和时代的影响。缘于此,好的批评对于创作的重要意义不言自明,这种二次文本建构,以微观的文本分析与宏观的理论建树,赋予了文本强大的社会激活能量。

  那么,怎样的文艺批评才算是好的文艺批评?或者说,怎样的批评才是真正的批评呢?

  毋庸置疑,深刻的文艺批评可从思想有深度、文化有观照、文本有灵性、语言有活力几个方面考量评判。也就是说,精湛的文艺批评与优秀的文艺创作一样,都应该葆有易读、悦读、耐读的审美品质。在揭示具体艺术作品的内涵价值、阐明艺术规律时,立足文本又不局限于文本,可以以小见大以一斑窥全豹,其批评研究的维度、精确性和客观性,在同类批评中因独领风骚而脱颖而出。

  理论上确实应该如此,但事实却不尽如人意。我们当下文艺面临的问题是,不是缺少文艺批评,而是缺少好的文艺批评。

  当前,交互媒介环境下的文艺批评,感性大于理性、现象代替实质的问题普遍存在。当论及当下中国的文艺批评时,我们无法回避文艺批评严峻的现实生态,对文艺批评中为人诟病的一些不良风气也深感叹息。无论是红包批评、人情批评、商业批评,无论是所谓的“棒杀”还是“捧杀”,都凸显了批评的同质化趋向,无序且浅薄。至于那些低俗、庸俗、媚俗的“三俗”文艺批评文本,距真正的文艺批评精神则已相去甚远,文艺批评丧失了应有的公信力,自然也就失去了影响力。

  不可否认,积极健康的文艺批评环境的形成,需要多个方面的通力合作,文艺管理部门、文艺创作者、文艺批评家都不同程度参与其中,互相联结、互相影响,既可互相制约,又能互相提升。但作为文艺批评活动的主动实施者,批评家自身的文化站位与价值追求则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力量,具有强大的弹性和润滑功效。

  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前文艺批评存在的问题,首先因一些批评家过度渗透在世俗化和商业化的人情世故中,不碍世情不伤友情,使得批评流于功利的输出手段。如此一来,各种感受式的印象批评,因过于随意而失去了批评本应具有的独立与深刻。若往深层探究,文艺批评的诸多缺陷根本恰恰在于文艺理论的匮乏,当批评话语中失却了丰赡的文艺理论和鲜活的文艺精神补给力量和勇气,必然容易为米折腰、为情绑架而庸俗吹捧、阿谀奉承,最终丧失风骨,沦为泡沫批评。

  浅薄容易流俗,渊深甄别专业。如果批评家的批评审美活动足够专业、足够精深,有了自我艺术理论素养和艺术造诣的保驾护航,批评家也可坚强捍卫批评的尊严和立场。因此,倘若能以深刻的文艺观念和文艺理论奠基,以文艺学理论坚固批评的根柢,从而超越随机、个体、直观的感受,进入理论的深度思考,并赋予文本内容以理性逻辑和美学思考的深刻洞见,这大抵应该是当下文艺批评家摆脱当前困境、避免流俗的有效拉力。

  有必要说明的是,这里谈及的学理性批评,并非指向枯燥乏味、生搬硬套的“标签式”学究范式,那种套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人审美文化的批评,有违批评的真谛。有价值的批评理应既有理论的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深刻厚重,又有文质同美的酣畅淋漓——以深刻的理论素养见长,且将卓越的时代担当、开阔的文艺视野、敏锐的问题意识、公允的思考品鉴、毓秀俊逸的行文表述等,集于一身。

  文艺理论对于文艺批评活动有积极导向、奠基、深化和升华作用。作为批评研究对象,无论是文艺作品、文艺创作,还是文艺欣赏、文艺运动和文艺思潮,都具有共同的特点,即都是具体的、感性的,具有相对灵活的审美评判空间。这种情况下,批评若想站在一定高度,要想传之久远,就需要有理论思维或哲学思维,不能只是体验、感悟和表象的浅层次评点。

  相对于具体的文艺批评,文艺理论显然更富有逻辑性,更为完整。文艺理论是一个时代的文艺风向标,通过对文艺现象、文艺作品、文艺批评等文艺活动经验的分析,阐明有关文艺本质、特征、创作过程、发展规律和社会作用,以及具体作品美学的基本原理和审美情趣,并总结文艺的发展规律和原则。

  因而,文艺理论以既定的规范、经典的意义与秩序,以及权威的美学观念为轴心进行文艺规律的思考,建构深宏的理论逻辑话语体系,自然具有更为规范的稳定性、更为广泛的普遍性、更为深刻的概括性。

  文艺理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在与生活、世界的对话中不断更新的真知灼见。20世纪曾经被称为理论的时代,理论资源前所未有的丰富,每一种理论模式从各自侧重的视域中寻找理解世界、解释时代的路径。

  对于文艺批评而言,批评家自觉地将文艺理论作为准线,把判断寓于严谨的理论分析之中,可以避免、摆脱主体思维定式的惰性与惯性。这就又要论及理论在批评中的“接地化”问题。这里需要避免两种错误倾向,一是以理论作为炫技手段,故作高深。在以往的批评发展史中,当肇始于西方的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心理分析批评、女性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批评等文艺理论,介绍引进到国内时,有些批评家非常善于学习,活用西方文艺理论来阐释和解读具体的作家作品,创作了不少精彩的批评文本。

  但与此同时,也有不少批评家生搬硬套西方文艺理论的一些名词、概念和具体的理论,以炫耀学养。大量艰奥晦涩的理论名词术语一股脑儿地堆砌,貌似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实则弄巧成拙,使得批评文本诘屈聱牙、枯燥僵硬,令人望而却步。这也是很多文艺创作者和批评家反感、排斥理论铺陈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是理论与具体审美评判对象的游离。有些批评能够注意到理论与文艺具象的渗透结合,但尚未透彻掌握理论三昧,生吞活剥,对理论的理解似是而非、浮光掠影。在没有全面吃透理论内涵与渊源的状态下,摘录一段理论,再从作品中寻找相应的例证,就不可避免地陷入到机械式的注解泥淖,甚至闹出牛头不对马嘴的笑话。

  往深层次来看,这两类或照搬或断章取义的做法,纯属是急功近利地将理论庸俗化,使批评走向了歧途。

  寄望理论为批评正位夯实,需实现理论与研究对象、理论与文本书写达到对接契合。这既是前提,也是根本保障。在宏富深邃的文艺理论体系中爬罗剔抉,并使之与批评最终臻于水乳交融,其间还有着漫长征途需要跋涉。

  静心学习、耐心思考、潜心研修、深扎学养,参照自身的艺术实践经验,将理论置于民族传统的文学沃土和当下的现实生活视域中,这是文艺长足发展对于理论批评界提出的迫切要求。

责任编辑:刘远舰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