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居俭:雨中谒马克思墓
2018年06月15日 08:4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6月15日第1473期 作者:田居俭

  近些年,我常常回忆自己的人生之旅,发现许多往事都随着渐行渐远的时光淡化了,消失了。唯有几场记录我的生活年轮,永远是那么清亮,那么鲜活。

  那是1994年金秋时节,应英国学术院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组团回访,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在伦敦进行多场学术交流之余,我们游览了几处名胜古迹。其中,令我终生难忘的是雨中谒马克思墓。

  在过去的大半生时间里,出于读史和研史的需要,我拜谒过一些古今名人的墓葬。然而雨中谒墓,还是第一次。况且拜谒的墓主又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

  为了实现向往已久的谒墓心愿,我们到伦敦伊始,就不断在地图上寻找马克思长眠的地理方位,望眼欲穿地期待这个千载难逢的时刻。由于谒墓心切,我们还按照路人错误提示的方向白跑了一趟海德公园。

  谒墓那天是星期日。早晨,我们乘地铁北行线从市区出发,伦敦的大多数居民还在酣睡中。天,阴得很重。为了防雨,我们随身带了雨具。等我们到阿契威站下车换乘汽车时,天突然下起滂沱大雨,并伴有短时的电闪雷鸣。坐在车里,我目不转睛地望着车窗玻璃上水流如注的骤雨,思绪潮水般涌了上来。

  我还记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那年的冬天,我去故乡松辽平原小镇的新华书店浏览新书,偶然买到一册单行本《共产党宣言》,便连忙踏雪回家挑灯夜读。说老实话,对于这部博大精深的经典著作,当时我并没有全部读懂。但是,书中首尾那几句气势磅礴、震撼宇宙的话语,却在一个渴求真理的少年脑中打上了深刻的烙印。时至今日,我还能一字不漏地背诵出来。“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从此,这场夜读,这次收获,便成了我接受共产主义启蒙教育的第一课。

  我更记得,1955年夏天,我考取东北人民大学(今吉林大学),开始了新的求学生活。这次生活变动,命运安排得竟是如此巧合。我有幸负笈深造的专业,恰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强调的:“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后来,在几十年的教学和编辑工作中,为我引路的都是马克思创立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以及他对历史科学的精辟论述。这样,我就把自己的理想、信仰追求同马克思开创的事业连在了一起。多少年来,我企盼有朝一日能到马克思墓前拜谒。如今,这个愿望就要实现了。

  当我的思绪从祖国的北疆回到英国伦敦海格特公墓,天公果然作美,雨变小了,云也由浓转淡了。我们走下汽车,随着谒墓的人流快步向前走去。守门的一位老年女士体态康健、笑容可掬,她用极其友好的口吻对我们的翻译说:“欢迎你们到海格特公墓来。这些年,人们从五湖四海到伦敦寻找海格特公墓,绝大多数人是为了瞻仰马克思墓;而在瞻仰马克思墓的人群中,你们中国人又占绝大多数。快抓紧时间行动吧!”

  按照她的热情提示,我们走进公墓的墙院。院内高大的乔木掩映着低矮的灌木,萋萋的青草簇拥着错落的墓葬,晶莹的翠绿衬托着五彩斑斓的秋色,除了鸟鸣声和雨滴声,听不到任何一点噪音。置身在如此静谧和肃穆的氛围里,我们只能悄声细语,唯恐惊扰了长眠在这里的人类“当代所拥有的最重要的一个头脑”。(恩格斯语)同时,我们也把脚步放得更轻,沿着铺满落叶和绿荫的林间小路缓缓前行,在一处醒目的墓葬群中找到了马克思墓,最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马克思的墓碑。

  这座长方形立式墓碑,高约三四米,顶端安放着墓主的青铜头像,墓碑正面用墨色磨光的花岗石砌成,两侧各镶一个青铜花环。碑体上方用镏金的印刷体英文大字镌刻着墓主的政治理想,即《共产党宣言》的结束语:“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下方刻着墓主的哲学真谛,即《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最后一条:“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两句至理名言,无论选家是谁,我都钦佩他的智慧和匠心。因为用马克思的名言作马克思的墓志铭来纪念马克思,是世界上再合适不过的礼拜了。英国著名雕塑家劳伦斯·布雷德雕制的马克思头像格外传神,那充满智慧的宽阔额头,那洞察世界的炯炯双眼,仿佛在昭示人们:马克思仍然在“关注”着人类的命运和前途。

  我们眼下拜谒的马克思墓和墓碑,不是马克思去世时的原墓(据说原墓当时只剩下一块碑石),而是英国共产党在1953年倡议世界各国共产党集资重修的新墓。1954年竣工并举行迁墓仪式,1956年举行纪念碑揭幕典礼。

  马克思新墓是一座家庭合葬墓。除安葬马克思和他的爱妻燕妮,以及他们的外孙龙格之外,还有与他们没有血缘关系却是他们家庭的重要成员,即海伦·德穆特,马克思全家亲切地称她 “忠诚的琳蘅”。这位朴实无华的女佣人,不止一次错过美满婚姻,把青春和生命献给了马克思一家。她同马克思全家肝胆相照以及马克思夫妇关于琳蘅后事的安排和嘱托,充分体现了人世间最崇高、最纯洁的真情。

  冒着绵绵细雨,我在马克思墓前肃立良久,又围着他的墓碑走了几个来回。我用手轻轻地抚摸着墓碑,仿佛眼前又浮现出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后写下的那些情真意切的文字:“我们之所以有今天的一切,都应当归功于他;现代运动当前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应归功于他的理论和实践的活动;没有他,我们至今还会在黑暗中徘徊。”“不幸的倒是,自从我们失掉了马克思之后,我应该代替他。我一生所做的是我被指定做的事,就是拉第二小提琴,而且我想我做得还不错。我高兴我有像马克思这样出色的第一小提琴手。当现在突然要我在理论问题上代替马克思的地位并且去拉第一小提琴时,就不免要出漏洞,这一点没有人比我自己更强烈地感觉到。而且只有在时局变得更动荡一些的时候,我们才会真正感受到失去马克思是失去了什么。”品味这些震撼心灵的话语,我向马克思墓深深地鞠了三次躬。

  为了不忘记这次意义非凡的拜谒,我请同行者从不同的位置和角度,为我在马克思墓碑前拍了几张照片,作为自己永久的留念,也作为留给后代的珍贵纪念。

  谒毕马克思墓,我们怀着依依惜别的深情离开了马克思的长眠之地。这时,雨全停了。从云层缝隙中射出了缕缕阳光,在方向相反的远天出现了绚丽的彩虹。眼前如此魅人的景色,又使我想起少年时代常唱的那支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甚至还想在马克思墓前唱上几遍。

  如今,我虽然已近耄耋之年,但仍不失“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激情,这是马克思留给我们的红色基因使然。这种基因将激励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