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静:为童年打开两扇窗
2018年05月18日 08:0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5月18日第1453期 作者:林静

  在原创图画书蓬勃发展的今天,作家彭懿用田野行走与摄影创作的方式,完成了多部儿童摄影故事图画书。他的作品彰显了自然与文化的智慧,这样的智慧,呈献给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孩子们,具有特别的意义。

  互联网生活,是现代世界的存在方式,在看似无限的信息之海中,常被隔绝和忽略的是两种体验。一种是原初本真的自然体验,一种是对尚处于古老生活方式的文化族群的了解。前者的缺失,是因为习惯于“万能网络”的生活方式,“自然”似乎变成了可有可无的存在。理查德·洛夫在《林间最后的小孩》中说:“有的孩子喜欢在家里,出去玩喜欢呆在宾馆,问他为什么,回答说,家里有插座,宾馆有电视。”一个孩子,如果在童年里,感知不到自然的美好,在家里,看到父母玩手机,在学校,一天坐下来,再走进辅导班,眼里看不到自然之美,心里自然就缺失了对自然的向往。第二种缺失是对古老文化族群的了解,因为对孩子们所生活的现代语境来说,那是“另一个世界”,也许只有少数人可以发现和到达。

  缺失对自然的感知和向往,会失去自然赋予我们的生命能量,身心分离,难以平衡。而缺失了对古老生活方式族群的认知和了解,则不会明白文化的多样性,不会触摸到那些美丽的生命痕迹,缺乏“共存共生在自然家园”的生命大爱和智慧。

  从《寻找鲁冰花》《巴夭人的孩子》《山溪歌唱》到刚刚出版的《驯鹿人的孩子》,彭懿在中国儿童图画书的创作中,践行着一种全新的创作方式,即田野摄影与文学创作的结合,开启了中国原创图画书别样的生态之美。

  在《寻找鲁冰花》《山溪歌唱》中,彭懿用“变成了一朵花”和“把山溪装在心里”的极致体验,把令人屏息的自然之美细腻地呈现出来。故事中那“在石缝中灿烂的鲁冰花”,“深藏在深山,却一直等待的溪流”发出的一声声心灵归处的深情呼唤,是给每个孩子的,更是给每个大人的。彭懿的摄影,用令人震撼的视觉体验,唤醒了对自然熟视无睹的人对存在于自然中的美好向往。

  在《巴夭人的孩子》和《驯鹿人的孩子》中,彭懿让更多的孩子惊讶地发现,在另一个地方,另一些孩子,有着另一种亲近自然,与自然共生的生活方式,也让更多的大人,重新审视自己所处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执着于探索文字和形象之间关系的英国评论家约翰·伯格在评价摄影师保罗·斯特兰德时曾说:“他呈现给我们视觉上的见证,不只显示出这些人的存在,还展示出他们的生活。”他指出,这样的拍摄时刻是一下子、一瞬间,然而却像是一部传记,这瞬间的长度并不是以秒来衡量,而是以这一刹那和一辈子的时间关系来计算。他并不是捕捉决定性的瞬间,而是提升了某一个重要时刻,好像说出故事的重点一样。

  这样的评说,在我看来,也适合于彭懿的拍摄和创作,他向我们展示了一种独特的生态文化下的传记式的故事。《巴夭人的孩子》中,我们看到在透亮如翡翠般的海水里,像鱼儿一样腾跃、眼睛看向我们的孩子,目光中有一种全人类孩子眼神特有的澄澈。但更多的是,我们看到了在特定文化环境中的“成长”印记和渴望交流的召唤感。而《驯鹿人的孩子》中,那个拥有着驯鹿的孩子,每一次与驯鹿相伴的场景,都让我们知道他是独特的存在,而安然睡在驯鹿身边的他,无声地在讲述自己生在北风源头、与驯鹿为伴的生命故事。

  处在都市中的孩子们,也有自己的“传记”。然而,当他们的眼睛与书中的孩子对视的时候,他们会知道,在这个地球上,还有与宛若漂浮在天空中的小舟分不开的巴夭人,也有与风雪森林中的驯鹿分不开的查坦人。当然,还有另外的很多很多不同的孩子、不同的童年。

  在儿童文学的创作中,很少会出现类似于人类学和民俗学家常常用到的“田野作业”的方法。比如,用13年的时间,来寻找和关注一条溪流,而彭懿坚持用这样的方法,他一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跋山涉水,在田野和山峦间游走。他是摄影师,但他不单是在找寻风景,因为他是儿童文学作家,他把心中的故事,融合在发现、惊叹、敬畏、呈现、珍藏和守护的执着梦想之中。

  “鲁冰花永远都不会安安静静地站在那里,永远都在剧烈地摇晃。新西兰靠近南极洲,春天几乎天天狂风大作,从早到晚刮个不停。”为了拍摄长在石缝中的鲁冰花,彭懿说:“我只能守候在鲁冰花面前,忍受日晒虫咬,等待一阵风吹过而下一阵风还未到来的那个间隙。那个间隙非常短,短到通常只有一秒钟,所以,有时一等就是五六个小时,甚至是一天,最后回看,还有可能全拍虚了。”

  谈到如何创作《驯鹿人的孩子》时,他说:“我和一支马队,踏上寻访查坦人之旅,进入无人区、原始森林,翻越一座又一座两千多米险峻的高山,风雪兼程,风餐露宿,穿过一片片原始深林、河滩和沼泽地,一连寻找了数天。最后终于在一天黄昏,在大山的深处,找到了最后的查坦人的部落。看啊,成群的驯鹿,帐篷……原来这一切都不是童话。”彭懿住进一户查坦人家的帐篷,睡在部落里唯一的5岁男孩托克寻的身边,五天四夜,用镜头记录了他的生活。

  在彭懿的书中,“找寻”是永恒的主题,从向往一朵花、一条溪、一个部落,而启程到远方的经历,到最终的发现、沉浸和对话。“找寻”的叙事,既是摄影本身的自然节奏,又是儿童文学中深受孩子喜爱的永恒而古老的主题,把这两者有机融合在一起,才能生成独特的文学存在。

  创作方式的选择,与作家的生命经历密不可分。彭懿能够把摄影和充满奇幻诗意的故事结合在一起,并非偶然。作为一个毕业于昆虫学专业,又赴日本学习教育学,在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做过编导,曾是报社和少儿出版社编辑,又投身儿童文学研究与创作的幻想小说家来说,丰富而多样的专业背景、人生经历,使得彭懿能够具备“写作是右手,摄影是左手”的灵性,能够把“大自然的画笔”与他内心的生命感悟结合起来,流淌出滋养童年的自然诗意。

  这样的经历和创作,也印证了为儿童写作,需要作家有一颗童心,也需要有丰富的人生阅历,还要有一腔对儿童文学的热爱之情,以及不辞辛苦后虔诚奉上作品的对童年的敬畏。

  作家三毛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到现在很多孩子是“塑料儿童”:“他们不知道什么是萤火虫,分不清树的种类,认不得虫,没碰过草地,也没有看过银河星系……”三毛说,“孩子们的童年很快就会过去,我要他们有一点点美丽的回忆,我不怕麻烦”。

  彭懿,也是这样的。他不怕麻烦,为童年打开了两扇窗——自然和文化。

  我想,他会继续游走在田野中,用“自然的画笔”和他心灵的“笔”,为孩子们创作出更多的摄影图画书。这些作品也将是中国原创图画书发展中一道奇特而美丽的风景。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