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建军大业》再现峥嵘岁月
2017年09月01日 07:4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9月1日第1283期 作者:孟威

  因为更偏重内容和意义,我不大喜欢说电影的技术故事,诸如角色的挑选、小鲜肉的表现、镜头技巧等。觉得那些对理解生活内涵有些启发的电影,即便表现手法上有瑕疵,但不妨碍人们通过引人入胜的叙事获得戏内戏外的真实感与沉浸感,并不知不觉地投入其中思索主题,悟出一份生活的滋味来,就是好片子。这便是在看了《建军大业》之后,我对它报以掌声的一种缘由。

  面对人生的多姿多彩而谈论现实和浪漫是很难的,但如果把这一思考融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最初时刻的伟大、平凡、浴血奋斗的人生群像里面,就会真切地感到,所有冷峻的现实和浪漫情怀都可以在一种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之中,找到最恰切、最充分的诠释。

  《建军大业》这部影片,题材取自中国近现代战争史上的一页:1927年国民党背弃三民主义信仰,制造了“4·12”政变,为挽救革命,中国共产党筹备、酝酿、组织武装起义。从南昌城打响第一枪,到毛泽东、朱德带领红军井冈山胜利会师,开创了武装夺取政权、以星星之火燎原中国大地的历史伟业。对于这段历史,观影者大多并不陌生,因此尽管影片采用快节奏、关键点连接、白描勾勒的叙事方法,但不影响人们清晰地感受投射于特定历史时期的民族伤痛、反抗精神和英雄气概。

  在播放的过程中,身边不少人在默默地擦拭泪痕。在放映结束的灯光里,大家红着眼圈、不敢相视的模样,也可以让人读出普通观众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感动。我想,这感动直观地源于影片表现的三个方面:一是在白色恐怖中依然闪耀的理想之光;二是共赴国难时志同道合者的情深意重;三是为着共同理想“虽九死而不悔”的顽强意志。

  在历史的星空下,理想、情义和坚守是人类最可称颂的永恒主题,但望向心灵的最隐秘处,其实它们离普通人的人生并不遥远。一个人,尽管他所处的时代和影片中的时代已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但如果他能够为追寻美好生活的意义而矢志不渝,在屡遭碰撞的现实里仍能秉持对于浪漫人生的不懈追求,那么,这段英雄历史所雕刻的辉煌事业和绚丽人生必然会给他以触动,从而跨越时空、年龄和文化族群,形成心灵共振,并生发出对于生命价值更深的追索。

  什么是浪漫?什么是现实?如何在不尽如人意的境况中活出人生的精彩?在历史的回声里面,对这类问题历来存在着不同的解释,进而形成浪漫主义、悲观主义、自然主义或种种差别各异的人生。影片于战争的黑暗与残酷之中凸显了这样的追问和答案:一面是国民党在国家内忧外患之际的歌舞升平、莺声燕语,一面是共产党人抛家舍业的万般无奈和血雨腥风中的战火风流。而两者的最大分野,并不在于物质上是否丰盈、光鲜,却在于人生态度与立场、目标的迥然不同。

  影片进而提示:在富有意义的人生里,现实和浪漫本来就是携手相伴融而为一的。如果说现实是浪漫的起点,浪漫就是现实的回应。而共产党人的浪漫和现实更无所谓温情脉脉还是血雨腥风!那是一种除却物质化的肤浅,不懈追寻理想、信仰,探向灵魂深处的生命意志。就如影片中湖南农友问毛泽东:什么是幸存者?他得到的回答是:活下来,把那些死难者生的意义都活出来。

  在另一番场景——三河坝血战中,当蔡晴川率领200人的留守队伍杀到与敌人白刃相见,只剩一人誓死捍卫阵地,引爆爆破装置的最后一刻,英雄脑海中反复回响的始终是朱德总指挥的铿锵指示:“做勇士,不做烈士!”随着一声声巨响震彻天际,英雄慷慨赴死,以无所畏惧的悲壮铸就了对生命的礼赞,不禁令人怆然泪下。于最悲情处书写出生的荣耀与艰难,这不正是人生最真实的一面吗?即便远离了战争的血腥、残酷,在多少人生的转角处或理想之路的关键隘口,在非此即彼的两难答案面前,又有多少人能够逃得出无法周到顾全的艰难抉择?直面抑或退缩,坚守抑或苟且,其实就在一念之间,而这些碎碎念念中的每一次抉择,便打造出差别迥异的人生光景来。

  幸好,诚如影片所述,还有志同道合的知己,还有兄弟间的深情厚谊,可以缓解现实的残酷与悲戚,让人们能够在千辛万苦之中产生刻骨铭心的感动,或于颓唐疲惫之时生发出新的勇气和力量来。这种温暖的存在、相遇和彼此支撑,在惨淡的人生际遇下每每显示出人之为人的幸运与尊贵,便构成了现实人生的最大浪漫。

  站在这一角度上,也许更能理解《建军大业》中不惜笔墨、浓墨重彩的兄弟情谊——那是毛泽东、周恩来在达成武装夺取政权一致意见后的热烈拥抱,是贺龙在南昌起义遭遇不利时,向前敌委员会递交的入党申请;那是朱德在获悉革命遭受挫败消息后,义无反顾的慷慨誓词,也是红军井冈会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豪迈气概。为自由而生的现实抗争成就了对理想人生的浪漫追求,这正是影片贯穿首尾的一种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交织的思想情愫和主题升华。

  这部影片立足于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对于救国道路的英明选择和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在时代背景的交待、人物语言的使用、故事元素的构思等方面,引而不发地实现了对中国近现代革命史、英雄史和文化经验的一种忠实。

  不仅如此,影片还有另一种感染力特质,就是创作者意欲通过一段发生在过去波澜壮阔的历史来延伸思考,将其与互联网时代的主流消费群体——青年人建立起直接链接,希冀引发他们的共鸣,这在影片重要内容段落的设置、人物表现和话语的叙述方式中得以显现。如南昌起义前会议细节的夸张虚构,领袖人物举止的自然大方,都显示出用平凡化、戏剧化、简洁化编码方式来拉近青年群体的意图。其中,虽有一些给人以粗简、浅薄的印象,如网络游戏般的战争场面和英雄人物的漫画式呈现,但还是可以体现出创作者对中国当下网络青年心理共情和审美意趣的关注和器重。

  所以,在多元化的网络文化环境中,《建军大业》始终不失为以现实性、时尚感、平常心去面对历史、剖析当下的一种艺术方式。作为一部标新立异又抒发了深刻人生道理的影片,至少值得为它的不同凡响留下一份体谅和宽容。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