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军:军营,我成长的摇篮
2017年08月04日 08:0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8月3日第1262期 作者:赵晓军

  我是一个从小在湖南农村山区长大的孩子,作为农家子弟,除非能考上大学,否则跳出“农”门的途径就只有当兵这一条路了。为此,我不顾父母的坚决反对,偷偷地去武装部征兵办报了名,并顺利地通过了体检。在敲锣打鼓的欢送声和父母的依依不舍中,我义无反顾地踏上了从军之路。

  1987年11月18日,是我今生永远都不会忘记的日子。那一天,我终于穿上了军装,告别家乡、告别父母、告别亲人,随部队的接兵干部奔赴大西北空军某基地。火车经过五天四夜的颠簸,终于到达部队所在的巴丹吉林沙漠深处。这是一个“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小风黄沙飘,大风石头跑”的不毛之地,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可蒸发量却在4000毫米以上。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我没有灰心、没有气馁,而是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排除万难的高昂斗志投入到紧张的训练中。三个月的新兵训练结束后,由于表现优秀,我被分到了汽车连,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汽车兵”。

  紧接着,我参加了为期半年的驾驶员培训,在苦学驾驶技术的同时,我也苦练队列动作。我们这批新兵正好赶上基地组建30周年大庆,我们很幸运地代表“汽车兵”组建了一个阅兵方阵。在庆典活动上,当我们迈着整齐的正步经过主席台接受首长的检阅时,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豪感从心底油然而生。

  作为一名空军战士,我也迷上了《空军报》。特别是《空军报》开设的“我的座右铭”栏目,我更加喜欢。每期刊登的座右铭虽然简短,却非常富有哲理。我也试着写了一些,并给《空军报》投了稿,让自己兴奋与激动的是,1989年10月5日的《空军报》竟然刊登了我的处女作:“在知识的沙漠里开辟绿洲,成功只属于毫不懈怠的勤劳者。”署名为“八七二一七部队战士赵晓军”。随后,我又先后撰写了“没有行动,再远大的理想也只有成为空想;没有恒心,再崇高的抱负也只能成为泡影”、“懒惰,会使年轻的生命过早衰老;勤劳,会使衰老的生命变得年轻”等座右铭在《空军报》上发表。

  因此,我被部队官兵誉为“小秀才”,并被抽调到基地政治部宣传科担任报道员。在宣传科新闻干事阎新福老师的具体指导下,我又学着撰写消息及小言论。一段时间后,我撰写的《汽车连安全行车26年无事故》《退伍寄菜种 心系戈壁滩》《人走茶不凉 资料寄家乡》等消息发表在《空军报》和《人民军队》报上。同时,也发表了《把午休还给新战士》《不应该大吃大喝搞聚餐》《如此传经不可取》《不能乱用拍马屁》等小言论。

  1991年春节前夕,我发现部队新兵训练时,个别带兵班长仍存在打骂体罚新战士的现象,于是,我写了一封“不许打骂体罚新战士”的读者来信,寄给了《空军报》。没有想到的是,1991年2月5日,我这封“读者来信”竟然被《空军报》在头版头条刊登,旁边还配发了“蓝天周论”——《给新兵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而且这篇“蓝天周论”还远远超过了我这封“读者来信”的篇幅。

  同样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我这封“读者来信”刊登后,我所在的基地领导因此受到了批评,而那位打骂体罚新战士的带兵班长也受到了处分。但令我感到欣慰的是,从此部队打骂体罚新战士的行为基本上杜绝了。

  作为一名“汽车兵”,我的主业仍是汽车驾驶。在汽车连老班长李智和、副班长刘福龙的传帮带下,我的驾驶技术水平有了不断的进步与提高,先后驾驶过解放CA10B、东风EQ140及丰田旅行车、骊山大客车等多种型号的车辆。在顺利考取部队的B照后,也一鼓作气考取了部队颁发的A照。

  因为比同行的“汽车兵”多了一个写作的特长,我没有一直留在汽车连,而是从士兵直接提干了,并被部队送往上海空军政治学院(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学习深造,回部队后被授予空军中尉军衔。我特别感谢汽车连的两任老领导,他们分别是连长董光文、李学,指导员尚桂华、邢殿河,正是他们对我的关心和帮助,并特批我晚上熄灯后可以在连队图书室看书学习与写作,才使我有了后来在报刊杂志上发表各类文章的机会。

  1999年初,我被抽调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驻空军记者站工作,有幸参与了空军的典型——林茂光的宣传采访任务。林茂光是广州军区空军的一名“工程兵”,被部队官兵誉为“油罐大王”。他带领手下的工程兵在“三块石头一个锅,三捆稻草一个窝”的艰苦条件下,承担了全军最大的一个油库扩容工程,创下了全军油罐安装史上的奇迹。他承建的某指挥所核电磁脉冲防护工程,填补了工程兵不能承建高尖技术国防工程的空白。他率队承建的某军用机场飞机掩蔽库防护门工程,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创下了国防工程的九个第一,被赞誉为“知识分子的典范,科技强军的标兵”。

  作为采访组成员,我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驻空军记者站彭东海站长在广州军区空军部队采访了林茂光及其身边的官兵近一个月。到达广空的第一天晚上,我们就采访林茂光一直到第二天天亮。此后,我们每天在凌晨两点之前从未休息过,光是采访笔录就整理了近20万字;还有一本故事集,撰写了林茂光的一百多个故事,也是近20万字。在此基础上,我们撰写出长篇通讯《从油罐大王到国防工程建设尖兵》,《空军报》以增刊的方式用全部四个版面全文刊登,《新华社》也发了通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播出,《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等报纸均在头版头条刊发过。

  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驻空军记者站近两年的时间里,我的写作水平较之前有了质的飞跃,先后撰写了《中国无人驾驶靶机之父——赵煦》《“世界之最”的创造者》《把生命“扛”在肩上》《钟情军装的女孩儿》《17岁才女著长篇》《为了“神箭”的腾飞——记空军某试验基地副总工程师曹新国》《情注“神箭”写人生——记空军某部高级工程师杨改荣》《将军诗情寄蓝天——访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李永金中将》等人物通讯。

  2001年,我脱下军装,转业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回顾13载军旅人生,我从最基层的连队起步,历经团部机关、师部机关,再到空军机关等多个岗位锻炼,最终使自己由一名“汽车兵”成长为一名“新闻干事”,由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一名共和国的军官。这一切,都是部队给予我的。我想说:军营就是我成长的摇篮。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