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10日,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哲学研究分会第22届学术年会在江苏大学举行。与会代表聚焦主题“新时代的美学与美育”,深入研讨美学理论及其教育意蕴研究、美育理论与美育流派研究、学校美育实践的哲学反思、美育的数字化技术化探索,以及中国传统美育与美育的中国经验等议题,以进一步繁荣新时代美育研究、推动大中小学美育创新发展。
美学美育研究积淀深厚
美学和美育是教育哲学研究的重要议题。“在新文化运动期间,蔡元培、吴梦非、王统照、刘伯明等学者纷纷发表美育研究论文,阐述美育主张,使美育成为中国近代重要的教育思潮。”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陈建华认为,这一时期的美育探索,推进了美育理论的传播与发扬,深化了美育实践。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迟艳杰介绍,范寿康先生明确了美学研究对象,基于美学研究方法阐述了美学研究史,提出“美的经验”概念并把“感情移入”作为“获得美的意义”的基础。
“这些有关美学和美育的讨论,为我们今天思考美学和美育问题提供了基本线索。”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哲学研究分会理事长石中英表示,当前,美育逐渐走出传统美育的小天地,呈现出大美育的气象,教育哲学界应为推进新时代我国美育工作和美育研究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陶志琼提出,美育哲学应关注思想大家的理论,进而启发人们在美育实践中善于借助美育思想的力量创造美好生活和未来。
发掘中国传统美育资源
“美育追求生活美、艺术美与良善美的和谐完美。”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郝文武认为,美育既要遵循教育规律,形成科学的教育制度、目标、内容、过程和方法,也要遵循艺术规律,提高教师审美素养。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高伟提出,审美活动是一种精神活动,是具有规定、调整作用的观念系统。正是这种观念系统形成了审美与道德的中介。审美精神使审美活动具有道德性,美育的价值在于其独特的教化价值,即精神的教化。
“无论中国还是古希腊的传统悲剧,都具有情意教育的功能,让观众的感情与情绪借着观赏悲剧或阅读剧本得到充分宣泄。”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教授黄藿表示,相较于从伦理学角度谈道德品格教育,透过悲剧的观赏更能培养出对陌生他者的同情与同理心。苏州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金生鈜表示,《窦娥冤》是一个独特的环境性悲剧,应通过生命感受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来看待悲剧的意义。
“兴发”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根源而又切中当代中国教育问题的教育学概念,自孔子开始就有兴发教育的传统。近代以来,兴发教育传统断裂,现代审美教育逐步兴起。当代教育学研究中,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刘铁芳,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刘良华、彭正梅三位学者不约而同地重提兴发教育这一概念。
“六艺之教如何融入现代文教体系是一个重要问题。”刘铁芳表示,要重申审美教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奠基性,但仅有一般的美育是不够的,美育必须指向个体整全成人。审美教育要从日常小美走向天地大美。要推进审美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融合发展,将“天人合一”作为审美的根本旨趣,建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相统一的现代中国文教体系。刘良华强调了《诗经》的独特性和重要意义,认为德智体美劳五育同等重要,提出要将美育和德育中的情感教育单独提出来,构成德智体美劳情“新六艺教育”。
探寻新时代美育实践路径
美育在不同语境中侧重不同,常见的有感性教育、情感教育、完满人格教育、艺术教育等。“理论与实践常囿于某一方面,难以实现美育在教育活动中的落实。”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鞠玉翠表示,师生应共同践履美好行为,从朴素审美力出发,尊重率真感悟与表现,提升鉴赏与表现方式,实践幸福生活,成就身心健康、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活艺术家,这是美育浸润的重要旨归,也是一种可能而高效的路径。
“新时代美育与美育评价面临的困境包括美育的无根状态和美育评价的窄化。”广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苏启敏提出,美育在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教育,旨在培养人的审美素养。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朱晓宏探讨了学校美育实践缺失的原因和改进建议。他认为,当前学校整体教育取向重功利、轻审美,美育课程重技术理性、轻审美体验,各科教学重知性、轻感性。要从教育目的的立场重塑学校美育观,提升教师的美育自觉。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余清臣表示,在美育过程中要警惕庸俗化和“现代理性的专制化”。
与会者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对艺术教育目标、创作素养、欣赏素养的培养构成挑战。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孙瑞玉提出,应对这些挑战,要审慎且有限度地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确立培养具有艺术素养的人的目标,通过情境构建、过程赋能和评价反馈激发创作意愿,利用人工智能优势提高欣赏能力。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郭文良认为,技术至上的教学思维、虚拟现实的教学情境、流程固化的教学模式及算法优化的教学评价,对教学审美造成了负面影响。要捍卫教学审美旨趣,深化艺技融合,激发教学想象力,并完善评价机制,促进教学审美再造。
会议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哲学研究分会主办,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承办。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