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文化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
2024年10月25日 10:4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10月25日第3000期 作者:本报记者 吴楠

  10月19日,2024长江文化智库论坛暨长江商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扬州召开。百余名专家学者就古往今来长江流域的商贸活动,长江商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展开深入交流,为赋能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建言献策。

  追溯长江商文化的历史变迁

  长江商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至远古时期长江流域的人类活动。扬州大学原副校长陈亚平提出,古代长江流域水系发达,为商品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促进了商业活动的兴起和发展。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品交换逐渐成为长江流域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长江商文化的孕育提供了土壤。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表示,长江流域的商业文明创造性成就体现为最早诞生的系统“商学”、持续存在的“商道”、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中国最早的巨商、持续时间最长的“商帮”、数量最多的商业“会馆”和“会所”。

  明清时期,长江商文化迎来了鼎盛阶段。安徽师范大学原副校长李琳琦研究发现,长江流域是徽州商人的聚集地,明清时期长江流域的食盐、粮食、木材、布匹等大宗商品贩运主要依靠徽商完成。没有徽商,就没有明清时期长江流域商贸的繁荣兴盛。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梁仁志表示,徽商的商业伦理、经营策略和文化传承成为长江商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至近代,长江商文化经历了深刻的转型与变迁,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性。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宋向清提出,鸦片战争后,长江流域的传统商业经济受到冲击与挑战,但长江商文化并未因此消亡,反而在逆境中寻求新生。一批具有远见卓识的商人开始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长江流域工商业的近代化进程。如今,长江商文化崇尚的诚信包容、团结互助、实业报国和商赢天下等价值观、道德观、商业规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

  这些精神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士林谈到,长江流域的城市自古以来就具有开放包容的特点,这种文化特质使得沿江城市能够吸引来自各地的人才,促进经济繁荣和文化交流。在现代社会,这种开放包容精神使得沿江地区能够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不断提升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兰日旭表示,长江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促使沿江地区人民敢于创新、勇于探索,不断提升商品生产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长江文化中的工匠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也促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追求高品质、高标准,从而提升整个区域的商品生产能力。

  推动长江商文化创新发展

  全面推进长江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弘扬,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长江商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弘扬,与会学者提出了以制度为抓手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将文化遗产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发挥数字游戏在长江文化对外传播中的作用、在博物馆文旅智能化发展中应用小语言模型等建议。

  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副院长秦宗财认为,要增强内容层的软实力,加强中华文明精神标识文化精髓和时代价值的故事表达;增强媒介层的表现力,构建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国际传播的现代传播体系;增强效果层的认知力,建立对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国际传播效果的评估反馈机制;增强政策层的推动力,加快推进对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国际传播的政策引导。北京工商大学数字艺术研究院副院长陈晓环从文旅融合的视角出发,提出通过构建历史人物IP来传承与弘扬文化遗产的策略。

  武汉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樊志宏表示,以长江商业文明为IP引领,重点聚焦流域性、枢纽型、连续性商业文明起源及演进领域,联手挖掘古商业治理服务设施、古商业集聚区域等资源,顺应信息时代新商业文明的发展规律,策划中国长江商业文化主题游径和博物馆群,并争取将相关项目策划纳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规划及建设体系;以学术为引导,推动长江流域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三螺旋的长江商业文化创新发展联盟及知识创新共同体。

  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张新科建议,要进一步放眼世界,把长江文化研究拓展到世界河流研究,借鉴国外经验,传播中国声音,在交流互鉴中提升长江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中国商业史学会会长王茹芹强调,要将学科力量融入重大国家战略实施进程,总结和推广中国人民在战略实践中的战略思想、战略智慧、战略创造和战略成就,揭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战略实践中的传承创新规律,创建扎根中国大地、聚焦伟大实践、反映时代特征的战略文化。

  会议由中国商业史学会、扬州大学主办,江苏省重点培育智库“长江文化研究院”、中国商业史学会盐业史专委会、中国经济信息社江苏中心、新华日报社新华传媒智库联合承办。

责任编辑:崔博涵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