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打出高质量组合拳
2024年08月05日 14:1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8月5日第2948期 作者:本报记者 吴楠

  7月27—28日,由安徽财经大学、安徽省国际贸易学会主办的“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形成与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学术论坛在江苏南京举行。与会学者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共同探讨如何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

  未来产业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

  “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源泉是创新。”辽宁大学校长余淼杰提出,创新是一项高风险活动,不仅需要容错和纠错机制,还需要培育更多的耐心资本。创新需要人才,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不仅需要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通识性人才,还需要造就活到老学到老的专业人才。推进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要区分老字号、原字号、新字号三类不同产业。对于传统产业,要利用数字化和绿色化推进深度转型升级;对于原材料产业,要延长它们的附加值;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要提高它们的全要素生产率,这需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与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主要依赖资本和劳动力投入不同,新质生产力更强调技术进步、创新能力和知识积累对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决定性作用。”东南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邱斌表示,要以未来产业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要培养高水平科研人才,建立长效多元的投资机制,建立跨学科合作机制,提升基础研究能力水平,保障未来产业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动力。健全科技创新体系,优化对未来产业相关技术的监管,提高已有科学技术成果的产业转化能力,构筑未来产业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先发优势。贯彻因地制宜发展思路,结合自身技术水平、资源禀赋以及需求规模,围绕未来产业发展制定差异化的产业政策,优化未来产业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空间布局。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刘会政研究发现,人工智能与劳动力之间“人机”配置协同性的提高会提升出口企业创新效率。他建议,在新型工业化建设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地实施中,政府可以通过优化教育质量、引导投资向细分市场和高端市场转移的方式,扶持国内机器人制造的全产业链发展。出口企业要积极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应有序、适度推进企业的智能化转型。

  培育长三角先进制造业集群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阶段,数字经济是关键赛道。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新科表示,数字经济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创造了全新的产品和服务模式,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极大地促进了经济活动的开放性和国际化,形成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劲推动力。

  数字经济为城市群建设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蔡宏波采用夜间灯光数据作为地方经济发展情况的代理变量,捕捉城市群内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对周边城市的溢出效应。他发现,相比多中心城市群,单核型城市群和双核型城市群中城市数字经济的发展对周边城市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更小。数字经济的溢出效应在多中心结构的城市群中更明显。

  长三角承担着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引领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任,在新质生产力培育方面也将发挥重要作用。安徽省国际贸易学会会长冯德连建议,要以规划引导,制定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规划,编制长三角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图谱,加快培育长三角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持续推动区域要素市场一体化,构建开放合作和互惠共生的集群网络,推进先进制造业集群治理结构的优化。

  坚持并积极推进更高水平开放

  在大国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全球价值链正朝向区域化和本土化的方向调整。与此同时,区域经济合作蓬勃发展、合作领域不断深化。南京大学商学院副院长于津平表示,自由贸易协定深度的变化会造成国内生产关联与需求关联的“此消彼长”,以及跨国生产关联与需求关联水平的“相辅相成”,且总体上两市场间互补作用大于替代作用。他建议,坚持自由贸易协定数量质量并重,协调国内外分工关联。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因地制宜拓展重点区域自由贸易协定深度。促进国内价值链的延伸,以跨国市场反哺国内市场发展。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张鹏杨建议,中国是全球共同开放的重要推动者,应始终坚持并积极推进更高水平开放,坚持主动扩大进口,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使各国享受到中国开放的红利。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副教授李兵基于中国工商注册数据企业进入退出动态开展研究发现,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降低会加剧国内市场的竞争程度,促进生产率水平较高的企业进入市场,从而迫使生产率水平较低的企业退出市场,最终提高行业的生产率水平。随着时间推移,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降低,使企业进入市场的效应增强,企业的市场净进入,对社会福利的贡献也随之增大。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