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古代文学学术体系
2024年01月18日 10:0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1月18日第2818期 作者:本报记者 吴楠

  1月6日,中国特色学术体系与古代文学研究论坛暨“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古代文学)发布会在南京大学举办。会上,卞孝萱的《唐传奇新探》、周勋初的《文史探微》、莫砺锋的《朱熹文学研究》、张伯伟的《回向文学研究》和程章灿的《魏晋南北朝赋史》等古代文学领域的“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丛书发布。与会学者以丛书发布为契机,总结和梳理了古代文学研究中的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以期推进构建中国特色古代文学学术体系。

  挖掘古代文学的现代价值

  中国古代文学以生动而具体的方式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特征,其中的经典作品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道德理想与审美旨趣,在陶冶情操、培育人格诸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从《诗经》《楚辞》,到《红楼梦》《聊斋志异》,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无不身兼优美的文学作品与深刻的人生指南的双重身份。”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莫砺锋在谈及“学术何为”时说,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应具备明确的目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血脉,传承文化是维护民族长盛不衰的有效手段。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观念文化,它不但在艺术上登峰造极,而且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社会价值。莫砺锋提出,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事业中,中国古代文学应该而且可以发挥重大作用。但是古代文学典籍的普及和传播都存在一些困难。这要求古代文学研究者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价值评估,从中精选适合当代中国的经典名著向大众介绍和推广。要对精选出的经典名著进行文献整理和学理探讨,在此基础上提供有关经典名著的选本、注本及导读讲解的普及读物。

  “古代文体学传统有没有可能进行创造性转化?”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吴承学提出,中国古代文体具有现代意义与当代活性以及创造性转化的可能,现在很多文体是从古代文体演变而来的,古今文体有相通之处。诗词、小说、戏曲乃至辞赋、札记、争鸣等文体在当代社会仍有一定社会需求和生存空间。我们不能把古代文学当成脱离社会现实的学术,而要将其与文体实践和现实需求相结合。古代文体学的核心精神已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基因之中。这种精神不仅适合古代中国,也适合现代中国;不仅适合中国人,也可能具有某种文化的辐射性。因此,中国文体学的精神和理念具有超越一般文体学的价值,需要继续进行创造性转化。

  提炼基于本土经验的理论

  中国现代学术已经走过百年征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始终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融化时代新知,自觉追求人文学术的主体性,并在探索实践中成为中国特色学术体系的重要支柱。与会学者交流对辞章之学轻视的学术偏见、论说方式对文学研究的限制以及如何用研究论述文学最精妙之处,怎样的古典学术研究令人回望等议题,共同探讨中国特色古代文学学术体系建构途径。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引驰表示,人文学术是守先待后的,有些研究成果是后来研究者绕不开的。从一个领域来说,令人回望的研究是一种综合性、总结性甚至是承前启后的研究,其研究对象一定是学术主脉上的重要问题。就个人来说,他更愿意去读“大判断”,而非“小结果”。“小结果”有很多精当的结论,但无法继续研讨,而“大判断”却给后来学者提供了更多研讨空间。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傅刚则提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要坚持一个根本,即坚持中国学者的立场,可以“以夷为师,为我所用”,但绝不能为国外相关研究作注脚。

  “一门学科要获得自身的尊严,必须有自身的理论和方法。”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张伯伟说,理论和方法的本质特征有二:一是建立模式,二是对模式的质疑。理论和方法可以给具体研究提供论述框架。缺陷在于模式一旦形成并推广,久而久之就会固化为理所当然的出发点和归结点,而研究对象和研究语境本身却是丰富多变的,需要适时予以质疑和反省。因此,理论和方法是努力寻求两种特征间的动态平衡。理论和方法的获得并不能一味依赖西方理论著作,需要与本土经验相结合。本土经验包括具体作品以及与这些作品相应的本土评论资源。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胡晓明总结到,构建中国特色学术体系,要有传承,即原原本本地将中国学术的“路数”讲清楚,坚持传统的学术观念如义理、考据、辞章相结合、文史相通、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等。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守正创新,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有“照着讲”和“接着讲”的问题,“照着讲”就是把古人没讲清楚的问题用现代人的思维梳理清楚;“接着讲”就是把古人的智慧用现代人的生活、实践加以放大和深化。此外,中国特色学术体系要以推陈出新为宗旨,关注中国特色学术体系内部的多样性以及可能产生的学术思想。

  会议由南京大学文学院、商务印书馆、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南京大学中国文学与东亚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主办。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