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法律翻译与中外法治文明交流互鉴”研讨会、上海市法学会法学翻译研究会年会在沪召开。与会专家表示,要持续以服务国家新型战略需求为教学科研目标,配合区域国别学新型学科建设,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精通语言与国际法、国别法的涉外法治紧缺人才,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新的智慧。
法律翻译助力文明交流
随着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翻译事业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对翻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华东政法大学党委书记郭为禄提出,透过法律翻译,深入研究中华法律文明与西方法律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鉴,是实现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的有力推手,也是助力区域国别学研究的新动能。
近代以来,我国法律翻译的问题意识经历了从“输入文明”到“文明交流互鉴”的深刻转变。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副部长章永乐提出,中国法律翻译的问题意识已逐渐摆脱“文明等级论”,翻译者正以自信与开放的心态,与世界各国展开法治文明交流互鉴,且发展中国家的法律文本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与会者普遍认为,对外翻译是中国学术构建自我表达的重要方式,有助于呈现其中蕴含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有效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法律翻译作为跨文化、跨语言、跨国界法治交流的重要方向,对于中外法治文明交流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张爱玲认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涵盖多种官方语言,各国法律繁杂,语情丰富多样,需要突破语言障碍,培养大量精通法律知识和翻译技能的人才,为做好相关国家重点领域法律文本翻译工作提供充沛的后备力量。
培养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
法律翻译成果为解码“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复杂的法律环境奠定了重要的工具基础,为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布局贡献着翻译和法学专业力量。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表示,新时代我国对外开放与国际交往需要一支通晓国际规则、具有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这支队伍要具备涉外法律外语能力,才能消弭共建国家法律文本的语言壁垒,为全球治理体系与法治文明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确立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探索培养跨学科涉外法治人才。上海市法学会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会长施伟东认为,培养法律复合型外语人才要聚焦提升学生的专业基础、外语能力、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等核心素养,推进外国语言文学与法学学科深度交叉融合。上海交通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朱一凡认为,法律翻译不仅是在构建知识,也是在构建中外对话的空间,为此所需的涉外法治人才不仅要熟悉法律,也要带有外语人的底色。
高质量的法律翻译作品需要高质量的法律翻译人才,要以卓越的本硕博法律翻译人才培养体系为支撑,源源不断地为国家输送优秀涉外法治人才。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屈文生表示,中外法治文明交流互鉴需要同时运用翻译思维与法律思维从事“译进来”和“译出去”工作,并在融贯中外的基础上,在译者的自我交流中发现他者、重识自我,提出寻求共识的方法。
会议由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上海市法学会法学翻译研究会共同主办。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