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高官解析中国发展及理论基础
2019年11月14日 08:5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1月14日第1815期 作者:马毓鸿/编译

  几十年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比中国更有发展前景,但它们并未取得能与中国比肩的成就,这引发了关于是否存在一种特定发展模式的激烈辩论。为探究这一问题,世界银行中国、蒙古和韩国局局长芮泽(Martin Raiser)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运用四种发展理论研究,基于中国从一个贫穷国家转变成中等偏上收入经济体的发展历程,总结了相关经验。他发现,中国的发展轨迹并没有跳脱出已有发展理论及普遍的发展规律,他由此而写的文章《中国的崛起符合所有发展模式》(China’s Rise Fits Every Development Model)近期发表在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的官网上。

  芮泽运用的四种发展理论代表了经济发展活力研究领域最重要的学术观点并可借以创新中国发展模式。

  第一种发展理论由罗伊·哈罗德(Roy F. Harrod)和埃弗塞·多马(Evsey Domar)提出。他们认为,一个国家的增长率取决于资本生产率和投资率,而后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内储蓄率。在发展的早期阶段,由于投资需求巨大,且限制性因素是利用储蓄为投资筹集资金,因此资本生产率有望达到较高水平。中国的发展证明了这一点——国内高储蓄率和高资本生产率都推动了中国在1978年以后的快速发展。然而,资本生产率在近一段时间开始下降,中国的经济增速也随之放缓,投资拉动型增长已不在选择范围内。

  第二种理论是罗伯特·索洛(Robert Solow)和特雷弗·斯旺(Trevor Swan)提出的增长模型,这种模型将劳动力引入了总生产过程。事实证明,人力资本投资约占各国人均收入差异的三分之二。同样,中国的情况也非常适用于这种模式。1978年改革之初,中国的人力资本存量已经很高,这帮助中国实现了经济腾飞。世界银行于1983年发布的第一份中国经济研究报告显示,尽管中国的平均消费水平增长缓慢,最令人瞩目的成就是在满足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基本需求方面,远比大多数贫困国家做得更好。过去10年,中国着力推进以公共投资为主导的增长战略,而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则相对落后,尤其是非沿海地区和农村地区。此外,中国的劳动力增长速度一直领先于总人口的增长速度,直到2010年前后,劳动力趋稳,且在未来10年内可能出现下降。为了维持增长,中国也许很快会将公共支出从有形投资转移到人力资本。

  第三种理论是亚瑟·刘易斯爵士(Sir Arthur Lewis)提出的增长模型。刘易斯认为,劳动力从低生产率的农业向高生产率的部门转移,这种形式的劳动力重新分配可以带动增长。中国的发展历程验证了刘易斯的理论。中国在1978年开始奋力改革,那时四分之三的劳动力分布在农村地区。现在,农村地区的劳动力不足40%,而在21世纪20年代中期,农业剩余劳动力可能降为零。这些因素可能构成了中国和东欧在改革初期的主要差异,也使它们在转型期表现出了不同的产出轨迹。和东亚其他地区一样,中国的工业化也以出口为导向,用国际贸易获取技术和其他资源、用全球竞争衡量企业家精神。同时,由于进一步重新分配劳动力的空间越来越小,中国的增长率已开始放缓。

  第四种理论,即内生增长理论,是罗伯特·卢卡斯(Robert Lucas)和保罗·罗默(Paul Romer)在20世纪80年代的研究成果。它不是一种单一理论,而是聚焦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决定因素的更全面的阐释。他们认为,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决定因素分为结构性因素和制度性因素。其中,结构性因素包括大型城市中心区的聚集效应,而制度性因素包括竞争对创新的推动作用。中国的情况也符合这个模型,沿海城市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新理念和企业家精神。全球市场的竞争刺激了国内的产业升级,而各省之间的竞争和国内私营企业的迅速发展增加了国内的竞争压力。但是,中国现在好像并没有将内生增长理论诉诸实践,内陆和二级城市发展的投资动力常常回避了集约经济,直到最近才通过城市群的概念重拾对集约经济的关注。国家的主导作用取代了竞争,成为创新驱动力。

  鉴于以上研究,芮泽认为,中国的成功和近期的增长放缓都支持传统的发展理论,但这并不是说要否认中国政策的关键性或具体制度创新的重要性。简单比较一下改革开放40年前后的中国国情,就能清楚地说明政策和制度创新的巨大作用。中国的决策者找到了解决市场和政府缺陷的办法,否则这些缺陷可能会削弱发展的原生力,例如,最先在农业中试验的双轨定价系统,以及乡镇企业实行的混合所有制,这些形式有效地应对了缺乏担保产权的私人投资风险。

  (马毓鸿/编译)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