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晶晶: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开创新局面
2019年03月14日 08:3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3月14日第1652期 作者:任晶晶

  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维护现行国际秩序,坚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理念,全方位深化对外交往,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2018年6月,中共中央召开外事工作会议,确立了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导地位,为新时代的中国外交指明了前进方向。当前,世界力量对比加速演变,单边保护主义不断蔓延,大国之间竞争博弈日趋激烈,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国际形势在不确定性中蹒跚前行。中国外交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战略部署,主动运筹,积极进取,在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和深化友好交往,扎实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积极探索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关系新路,为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形势注入了稳定剂,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征程不断展现新气象、体现新作为、取得新成就。

  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周年之际,2018年,“一带一路”朋友圈继续扩大,又有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中方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精神被写进联合国、中非合作论坛、上合组织、亚欧会议等重要国际机制成果文件,日益成为国际合作共识,一大批“一带一路”重点合作项目全面推进。截至2018年底,中国同沿线国家贸易额累计超过6万亿美元,对沿线国家投资超过800亿美元,为当地创造了24万个工作岗位。2019年,中国将在办好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共建“一带一路”之所以能够在国际上聚起这么旺的人气、得到这么多的支持,关键在于中国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 不搞“一言堂”;始终坚持开放透明包容,不拉“小圈子”;始终坚持绿色环保可持续,追求“高质量”;始终遵守国际法和各国法律,注重“守规则”。事实证明,“一带一路”倡议给沿线各国人民创造了实实在在的福祉,为促进全球合作和共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外交关系稳中求进

  2018年,中美关系涉险前行。面对美方挑起贸易摩擦等消极动向,中方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和发展权利,坚定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坚持相互尊重、平等诚信的对话解决方式。中俄关系保持高水平运行。2018年,两国元首多次会晤并实现互访,两国元首的顶层引领使中俄关系的战略协作内涵持续深化,合作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日益成为国际战略平衡稳定的“压舱石”。中欧关系稳中有进。中国坚定支持欧洲一体化,支持欧洲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建设性作用。双方在支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方面共同发声,推动中欧投资协定谈判进入新阶段,在聚同化异、优势互补的道路上取得了新成果。

  2018年,中国遵循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方针和“亲诚惠容”理念,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使中国周边环境出现了全面改善和全面向好的积极态势。在南亚方面,中国和印度互为重要邻国,又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2018年4月,习近平主席同莫迪总理在武汉举行非正式会晤,进行深度战略沟通,开创了中印高层交往的新模式,促进中印关系实现稳定发展。在东北亚方面,201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中方对日方希望改善两国关系的意愿作出积极回应,双方开展一系列高层往来,推动两国关系重回正轨。在中朝关系方面,2018年,习近平主席同金正恩委员长三度会晤,就发展新时代中朝关系达成重要共识,推动中朝传统友谊焕发出新活力。中韩关系延续稳步发展势头,中日韩合作重新启动,为东亚合作打开了新局面。在东南亚方面,2018年,习近平主席访问文莱、菲律宾等国,李克强总理出席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并访问新加坡。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进入成熟期,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相互信任明显增强,对彼此关系的预期也更为积极和正面。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始终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携手共进,开创了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习近平主席2018年首次出访即前往阿联酋、塞内加尔、卢旺达、南非和毛里求斯,寻求加强同中东、非洲国家团结合作。年底又访问了阿根廷和巴拿马,对新时代中拉关系发展提出了希望。习近平主席出席了金砖国家领导人约翰内斯堡会晤,共同规划金砖合作蓝图;还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同建交的太平洋岛国领导人会晤,掀开了双方关系的新篇章。

  2018年,中国同发展中国家集体对话实现了全覆盖。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功举办。中非双方推出以“八大行动”为核心的上百项合作举措,向世界传递了中非团结协作、命运与共的强烈信号。中拉论坛部长级会议就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发表特别声明,制定了到2021年的优先领域合作共同计划。中阿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发表共建“一带一路”行动宣言,就经贸、工业、能源、文化等近20个领域达成了100多项合作共识。

  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相继写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中阿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以及诸多双多边高层交往的成果文件,汇聚起各方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磅礴之力。

  2018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在青岛举行扩员后首次峰会,在规模、级别和成果上开创了新纪录。习近平主席在峰会上提出了中国的发展观、安全观、合作观、文明观和全球治理观,概括总结了新型国际关系的基本理念,丰富了“上海精神”的时代内涵,使上合组织成为国际舞台上极为重要的稳定力量和全球治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平台。

  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等多边场合旗帜鲜明地反对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坚定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自由贸易体制,坚定维护《巴黎协定》和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果,积极推动提升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组织中的代表性与发言权,引导多边对话朝着合作、包容、共赢的方向发展,以建设性姿态推动和引领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2019年,国际形势继续深刻演变,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继续凸显,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持续上升,国际多边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遭到挑战。世界面临单边与多边、对抗与对话、封闭与开放的重大选择,处于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

  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迎来70华诞,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年。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走上了一条符合本国国情、适应时代要求的正确道路,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展望未来,世界和平合作的潮流奔涌向前,中国发展振兴的大势不可阻挡。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维护现行国际秩序,坚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理念,全方位深化对外交往,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营造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拓展更加广阔的合作空间,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征程、新前景。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