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继东:短期摩擦无碍未来中美经贸大局
2017年08月10日 07:5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8月10日第1267期 作者:靳继东

  8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推迟发表针对中国知识产权及贸易行为的讲话,白宫既没有给出任何解释也没有重新安排日期,从而使得对原本担心爆发“中美贸易战”的人们暂时松了一口气。8月6日,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在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的会谈中表示:“作为世界最大和第二大经济体,美中不冲突不对抗,不仅符合两国利益,也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按照外媒前期报道,特朗普原计划在周五签署一项备忘录,要求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援引美国《1974年贸易法案》第301条款,对中国“侵犯”美国知识产权和“强迫”科技转移等贸易行为展开调查。8月3日,商务部正式就美国可能对华采用“301条款”表明了中国的态度,强调合作共赢和对话磋商才是中美经贸关系的正确方向。就在5月中旬中国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之前,中美两国还公布了中美经济合作百日计划早期收获清单,列举了双方在农产品贸易、金融服务、投资和能源等领域达成10项共识,并同意在百日计划取得进展的基础上,继续讨论中美经济合作一年计划。时间刚刚过去不到3个月,中美贸易关系就出现波折,究竟其原因何在?这对中美两国关系意味着什么?从中美两国关系的结构性变化、特朗普政府的执政思维以及两国日益紧密的相互联系中,我们可以找到理解当前事态和预测未来前景的一些基本线索。

  中美经济实力对比发生变化

  美国作为全球大国,在经济、军事、科技、综合国力等领域长期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冷战结束后更是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在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中以“世界领袖”自居。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尽管在经济、军事、科技、综合国力等方面与美国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但后来居上的赶超趋势越来越明显,自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之后,中国在经济总量方面呈继续攀升的趋势。目前,中国经济总量已突破10万亿美元,成为了世界上12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2014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7.8%,美国的贡献率则为15.3%。单纯从经济总量等指标看,尽管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规模现在大约只相当于美国的60%,但差距在显著缩小。从两国经济关系的基本趋势上看,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但近年来经济增长乏力的美国和作为第二大经济体但赶超趋势明显的中国之间,存在着二者此消彼长、需要相互适应的结构性变化。尤其是在长期追求和占据“全球领导地位”的观念影响下,美国部分政治经济精英对中国的迅速崛起心存疑虑,有着企图遏制、打压或减缓中国发展的想法。近年来美国媒体或政客频繁炒作的“修昔底德陷阱”、“中国发展威胁论”、“亚太再平衡”等,也部分反映出美国在心态上对中国迅速发展的“不适应”。对于中国而言,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积极融入全球化并从中获取巨大发展机遇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相关数据显示,2001年中国进出口总额0.51万亿美元,2015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为3.96万亿美元,其中出口额达22765.7亿美元,较2001年增长了约7.6倍,进口额达16820.7亿美元,增长了近6倍。在日益融入全球化并力求引领新一轮全球化的基础上,中国从全球视角审视和推进外交政策,谋求和保障本国海外利益的扩展,更加主动地参与全球事务,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必然也会发生重要变化。在此背景下,作为两国整体关系重要内容的经贸关系,不时出现分歧与摩擦也就难以避免。因此,近期中美之间可能发生的贸易冲突,只不过是两国整体关系发生结构性变化在经贸领域中的折射而已。可以预见,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即便现在暂时销声匿迹,将来也不可能完全消失。

  美国内政治干扰中美经贸关系

  如同经贸关系只是两国整体关系中的一个方面,中美贸易关系也必然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美国两党政治的“钟摆效应”作用下,共和党和民主党在经济和外交政策方面的分歧,往往对中美贸易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在竞选期间和当选之后,特朗普核心团队不断强调奉行“美国优先”的执政思维。其经济政策方面的重点是推进本国实体经济复苏、增加本国居民就业。具体包括:在财政政策上积极发挥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筹划1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推进大规模减税措施,降低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其中企业所得税拟由35%降为15%,同时以一次性征收10%的低税率吸引企业将海外投资所得汇回美国;在就业政策上主张限制非法移民等低端劳动力入境,把就业机会留给美国基层民众;在贸易政策上主张加强贸易保护,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谋求利用高额关税保护国内产业;在产业政策上强调能源独立目标,支持国内传统化石能源产业加速发展,鼓励煤炭、油气产品出口和制造业产业回流;在金融政策上主张放松金融管制,短期内维持宽松格局等。

  特朗普政府竞选期间发出对中国发起贸易战的声音,曾一度引发人们对中美贸易前景的担忧,但从特朗普当选以来的中美关系发展的态势来看,两国经贸关系总体上并没有发生大的冲突,尤其是在2017年4月中美领导人在海湖庄园会晤之后,特朗普本人没有再提出与中国展开“贸易战”的议题。但需要注意的是,两国整体关系的结构性演进趋势并没有改变,特朗普政府在对外关系上奉行的“美国优先”思维也没有改变,因此对中美两国之间贸易关系也不能盲目乐观。从中美经济合作百日计划的效果来看,尽管中国在部分领域满足了美国开放市场的要求,但按照美国政府的统计口径,2017年4—5月中国对美货物贸易顺差仍然保持着592亿美元,同比增长11%。此外,特朗普国内执政也不顺利,竞选中承诺的医改、税改都遇到重重阻力,此时在中美贸易问题上做文章,也不排除是特朗普政府出于转移国内矛盾的目的。

  对话与合作是唯一选项

  中美两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两国在经贸领域的相互合作对于维护全球经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全球化退潮、收入差距扩大、世界经济复苏前景仍不确定等共同挑战,两国只有加强对话、相互合作才能有效应对,而放弃合作则对两国经济和全球经济都带来负面影响。在两国贸易关系前景上,一方面应该正视中美之间的确存在贸易逆差、制造业竞争等现实矛盾,经贸分歧与摩擦在不断积聚,在具体领域双方利益冲突有可能加剧的趋势,甚至不排除美国可能会通过提高关税、反倾销、反补贴以及指责中国为货币操纵国等方式对中国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中美之间经济贸易关系的互补性强、发展空间巨大的有利条件,尤其是中国经济从外需驱动向内需驱动转型将会促进双边贸易平衡,为两国双边贸易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中国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中美贸易额从1979年的25亿美元增长到2016年的5196亿美元,38年间增长了208倍;中美服务贸易额已超过1000亿美元,美国在此领域对中国保持高额顺差。另据美国荣鼎咨询公司统计,2016年,中国企业对美国投资较2015年增加了两倍,达到456亿美元,未来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同时,截至2016年底,中美双向投资已累计超过1700亿美元。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联合牛津经济研究院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5年美中双边贸易和双向投资为美国创造了约260万个就业岗位,为美国经济增长贡献了216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2%。中国商品出口到美国,使得美国物价水平降低了1—1.5个百分点。显然,当前中美在经贸领域存在着巨大的共同利益,可能发生的摩擦不会改变两国经贸合作互补的长期趋势。随着中美各自经济模式的转型和国内经济政策的调整,中美经贸关系将会更为紧密。紧密的经贸关系将在未来成为中美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压舱石”。

  (作者系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大连)自贸区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