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突发事件中高校大学生的舆论引导
——以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为例
2020年03月19日 00:3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3月19日第1889期 作者:孙炳炎

  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政府在采取疫情监测分析、防控救治、物资保障、善后处理等针对事件本身的防控措施的同时,还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的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从而迅速统一思想、协调社会行动。高校青年学子有着强烈的家国情怀和高度的责任担当,但由于知识体系搭建尚未完成、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型、情感心理尚未成熟,面对突发事件的复杂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信息洪流,一时难免存在恐惧、疑惑和彷徨,更需要加以正确的舆论引导。

  创新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高校大学生舆论引导的时机,变被动还击为主动出击。一般而言,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往往诱发社会舆论的波动,而且由于互联网及各种终端设备的普及,使得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潜在的舆情具备兴起上的突发性、发展上的易变性、场域上的非对称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当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舆论兴起、发展和传播,集散速度更快、导向转变更急,一旦出现舆论爆点就容易在瞬间形成铺天盖地之势。高校大学生处于信息接收及传播的高原地带,如坐等学生中间出现相应的舆情苗头后再加以引导,那么等来的只能是难以管控的燎原之势。必须跳出传统舆论引导思维的认知,实现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舆论引导工作的位置前移,变事中、事后扑火为事前防范,主动加强舆情风险的预警和研判,提前做好相关卫生健康知识、心理应激和调节常识的宣传普及。

  要针对公共卫生事件的隐蔽性、扩散性及危害性引发的疑虑、恐慌等心理,提升舆论引导的专业性、知识性,通过大力普及卫生健康的基本知识,切实提升学生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避免出现盲目跟风和传播如“新冠病毒能通过蔬菜水果肉类等食物传播”这样的谣言。同时,还应对学生心理负荷有所预判,提前就事件可能引发的心理压力、心理失衡甚或心灵创伤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

  创新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高校大学生舆论引导的范式,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互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各种便携式终端设备的兴起,彻底改变了原有的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形成了一个人人具有“麦克风”时代。尤其是当代高校学生更是伴随互联网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代,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更是信息的发布者、把关人。因此,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高校大学生不再局限于信息的接受者,往往更是重要信息来源,他们在各种社交网络软件中发布的一些图片、信息等有时会超出预想的范围,广为流传,甚至成为引发舆论爆点的导火索。应更新对大学生的角色定位,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得他们成为自我舆论引导的主体,在平等对话、理性沟通中凝聚起对事件的基本共识、对党和政府的信心与支持。

  高校应该健全和完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大学生舆论互动引导的程序,对互动话题的设置、引导提示任务的选定、重点回应内容的审核与发表、各类评论的交互利用、新旧媒体的衔接等问题的具体操作流程进行明确规定,保证引导的规范化、科学化。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论引导过程中,高校不仅要做好权威信息的直接发布工作,更要努力做好信息的“二级传播”工作,通过动员和引导大学生意见领袖、校园“网红”教师以及知名校友的积极评论和意见表达,强化发布信息的穿透力、号召力和正向引导力。3月9日,教育部社科司与人民网联合组织的“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直播后,“和偶像一起上课”“思政课上出现王源”“思政大课观后感”等话题相继登上热搜,总阅读量超过6亿,30多万人次参与讨论,有效增强了课程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创新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高校大学生舆论引导的手段,变偏颇单一为广泛并重。在信息化建设方面,高校往往走在前列,成为各种新技术、新手段的最早使用者。高校舆论引导手段的更新迭代无疑是与学生信息获取渠道的变革相适应的。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大学生舆论引导过程中,不能只唯新、只唯网,而应该打通网上与网下,着力实现新旧媒体的融合发展,构建立体化、全方位的舆论引导格局。应该重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大学生信息获取和输出的检测与分析,充分研究他们的信息获取方式的更新迭代,以他们乐于接受和可信赖的方式进行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提升舆论引导的精确化。舆论引导中,不同媒介各有所长,如网络媒介具备即时传播优势,可以及时、精确地进行事件的信息传播,做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第一定义者”,给大学生留下认知和判断的“第一印象”;而防控措施的广泛传播、重大事件的深度报道、相关谣言的全面澄清等更宜借助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进行。这就要求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舆论引导中,有效整合报、网、台、端、微及短视频等各种传播手段,实现新旧媒体的有效补充和互动,力求做到渠道全面、信息畅通。

  创新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高校大学生舆论引导的内容元素,变单纯的舆论引导与青年学生关切的回应相同步。社会舆论尽管是公众的一种主观表达,体现不同个体的情感信念、价值观念和利益诉求,却归根结底是现实社会矛盾或社会问题的反映。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所以能够在广大高校学生中间引发高度关注,一方面由于这些事件发生发展及危害具有隐蔽性、不确定性等特征,使得大学生也有可能成为潜在的受害者;另一方面由于这些事件的社会影响呈现出深刻性、广泛性,往往对大学生正常学习和生活产生强烈冲击。2月21日,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等机构发布的“数说新冠肺炎疫情舆论关注热点”显示,“在线教育”位居热度话题榜第4位,热度指数为87.04,原因就在于疫情防控打破了大学生的正常学习秩序,网课进行过程中大学生又遭遇学习平台错综复杂、系统时常瘫痪、网络常常卡顿等诸多问题。因此,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大学生舆论引导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实现网上舆论引导与网下问题解决相统一。

  要建立健全信息反馈渠道,全面及时搜集事件发展和处置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动向,科学研判引发学生舆情波动的现实症结。应建立和启动特殊反应机制,全方位整理分析事件发展和学生反馈信息,准确评估事件给大学生已经带来和可能带来的不便与影响,快速出台和采取相关应对措施,实现思想引导与问题解决相同步。应该认识到大学生群体根据与事件的关联程度可能被划分为受害者、间接利益相关者、围观者、处置参与者等群体,不同的学生群体往往面临不同的困境、具备特殊的价值诉求,这就要求相关政策既要针对共性问题,又要解决个性问题。高校还应兼顾眼前与长远,既要优先解决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大学生带来的直接影响、迫切问题,又要充分考量由此带来的长远影响和衍生问题,最大限度减少负面冲击,维护学生利益,维护高校稳定。

  (作者系国家社科基金专项项目“新时代高校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现状与对策研究”负责人、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