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大学作为地方创新组织者的力量
2024年07月23日 10:0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7月23日第2939期 作者:刘雨微/编译

  本报综合外媒报道 近日,英国研究机构“城市中心”分析师詹姆斯·埃文斯(James Evans)在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官方博客撰文表示,社会可能过分夸大了大学在激发地方创新方面的作用,而其在促进企业发展中的实际贡献却被低估了。

  大学作为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引擎,为地方经济带来了积极的溢出效应,而政策制定者正着眼于发挥这一优势,希望能激发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英国(2023年版)》指出,2023年3月,英国政府公布《投资区政策说明》,表示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12个新的投资区,重点投资五个领域:数字科技、绿色产业、生命科学、先进制造和创意产业。对此,埃文斯表示,大学被视作该投资区政策中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支撑点。

  埃文斯认为,深入分析尖端企业的空间分布及其与大学周边集群的关联性,有助于评估英国大学在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和创新方面的实际贡献。由埃文斯撰写的研究报告《创新热点:新经济的集群化》(Innovation hotspots: Clustering the New Economy)显示,创新尤其是具有较高价值的“非常规”创新与地理位置的邻近性密切相关。埃文斯使用与社区规模相匹配的距离标准来界定创新热点区域,分析结果显示,那些包含创新热点的地区生产力表现更为突出。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这些地区的增长速度显著超过了同地域其他地区。综合来看,埃文斯分析的344个英国创新热点区域内的企业一共雇佣了约20万名员工,对英国国民产出的贡献达到1%。

  埃文斯还探讨了城市创新热点区域的形成动因。研究发现,在短距离范围内,创新型企业更倾向于在聚集了多种不同活动的多元化商业环境发展,从而形成了热点区域。这些热点区域并非单一行业的“专业集群”,而是不同业务和行业相互交融的区域。此外,热点区域往往出现在企业分布密集而非相隔遥远的区域。技能水平、交通便捷性以及大型高科技企业的集聚对热点区域的形成也至关重要。拥有众多毕业生的劳动力市场区域的集群活动更为活跃,而邻近核心雇主(anchor employers)和交通枢纽的社区更有可能成为创新热点。

  埃文斯还研究了大学如何影响本地新经济企业的规模大小。新经济指的是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行业,与传统的制造业等产业活动形成了鲜明对比。研究发现,尽管大学并未直接导致创新企业的总量变大,但其在整合现有资源、推动创新集群形成、提高生产力方面发挥着突出作用。特别是,研究密集型大学在这些方面的促进效果是其他机构的10倍。这反映了高等教育的集聚效应及其为新兴行业提供适当设施的能力。

  研究显示,并非所有大学都能成为地方企业发展创新的支撑点,只有研究密集型大学对本地创新生态系统有较大影响。研究密集型大学周边5公里内区域拥有创新热点的可能性比远离此类校园的区域高出近50%。尽管大学对促进创新集群的形成有积极作用,其影响力仍然不及交通便捷性或大型高科技企业的效应。大学绝非创新的“速效药”。要想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创新集群,就需要考虑和整合多种支持因素。

  埃文斯认为,大学对地方创新和经济发展的贡献同它们与创新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互动方式密切相关。即便大学成功孵化了衍生企业,机构运营上的不足以及周边基础设施(如办公空间和实验室)的缺乏也会使得大学在推动企业成长的能力上受限。英国政府于2023年11月发布的《大学衍生企业独立评审》显示,高等教育机构在初创企业中持有的股份过多,而衍生交易的复杂性消耗了时间,给创始人带来了负担。结果是,许多有前景的企业选择离开,致使大学只能维持小规模的企业群,而非形成自我维持的创新生态系统。

  为改善大学衍生企业发展受限的状况,埃文斯建议,相关政策应重点关注金融支持、城市规划和资源优先分配的问题,优先考虑科研实力强、基础设施发达且高科技企业集聚的区域,以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尽管这在政治层面可能面临挑战,但选择这样的区域进行重点投资,将比广泛而分散的投资产生更大的效益。

  (刘雨微/编译)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