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大学生公共性教育供给
2016年10月26日 08: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10月26日第1074期 作者:吴淑娴 汪琦

  伴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深刻社会变革,传统的人际关系类型及共同体凝聚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公共生活空间的不断萌发扩大,但公民整体的公共性品质仍付之阙如。

  加强大学生公共性教育,培育当代大学生的“公共性”品质,将对引领中国公民道德和智慧渐次生长、提升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起到重大作用。当前,“用改革促进教育供给结构优化,实现从‘需求侧拉动’到‘供给侧推动’的转变”是教育领域改革的普遍呼声,也是提升大学生公共性教育实效性的有效路径。

  当代大学生公共性需求现状

  当前,大学生对公共性的需求日趋旺盛。这种旺盛需求的动因从大学生内在人格完善和外部社会发展要求两方面分析具有现实必要性和紧迫性。

  大学生心灵健康和人格完善需要公共性品质的内心根植,公共意识的薄弱和公共责任感的缺失使这种自发需求呈现必要性的特征。一方面,许多大学生既想投入充满新鲜感的校园“小社会”,又在参与时不能全心投入,过分强调自己需要不被别人打扰的“私人空间”;另一方面,一些大学生在沉迷于社交、网络等外界生活的同时,又害怕独处,缺乏回归自我、反思自我、在社交生活中实现自我主观性提升的能力。在这样的问题导向下,“公共性”是去除大学生心理焦虑、缓解道德迷茫的指明灯,能够指引大学生以敞开的心胸与眼光去拥抱现代人际社会的种种可能性。

  进言之,中国社会变革中的公共性困境呼吁大学生成为公共性品质的引领者,大学生对公共性的需求呈现紧迫性的特征。

  从宏观社会角度看,生态与环境破坏、互联网络中的道德乱象、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国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缺乏、引发全民唏嘘的社会公德丧失事件等都从不同层面折射出公共性危机,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文明前进的步伐。从微观公民生活领域看,既敞开又封闭的现代人际交往心理让很多人迷失自我,普遍缺乏在公共生活领域理性言行的能力。

  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必须在文化与道德双重阵地中发挥引领和带头作用,尽快培育和完善自我公共性品质,使之扎根于内心,又外化于具体言行,感染他人从而感染社会。

  当代大学生公共性供给现状

  当前,高校、家庭、社会作为大学生公共性教育的主要承担者,还没有充分意识到公共性纳入教育知识体系和融入教育日常生活的重要性。相对于大学生对公共性迫切与旺盛的需求,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公共性教育供给存在明显不足,且呈现教育单一性与局限性的特征,难以达到教育实效。

  从高校来看,目前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对公共性的需求是一种紧迫的、多样性的、全方位性的深度需求,没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性教育体系。主要体现在:

  其一,在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虽然有部分章节阐释了“公共生活”和“社会公德”相关知识,但相关理论深度不够,没有将“公共性”概念引入教材。而“公共性”概念正是比“社会公德”等概念更为深层次的当代社会人际交往原则。

  其二,在教学活动中,公共性教育主要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堂教学进行,采取的方式主要是教师理论讲解和适当借助网络进行知识拓展,没有做到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

  其三,课下对大学生的公共性培养环节较为薄弱,难以达到教育实效。因此,供给内容和形式单一是当前高校公共性教育中的最大现实瓶颈。

  此外,肩负起大学生公共性教育的家庭方和社会方对大学生公共性教育供给也存在严重缺位,普遍缺乏公共性相关的理论研究和舆论氛围,没有意识到大学生公共性教育是当务之急。

  从家庭方来看,对大学生的公共性教育多数留于空白。一方面,多数家庭对子女上大学后的思想动态难以把握,特别对到外地就读的子女,家长难于确保对子女教育的实效性,大多数家长往往只能通过电话这一单一途径联系;另一方面,当前在校大学生的这一辈家长多数出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从农村到城市、从小城市到大城市的现实沟壑也造成了家长们自身文化水平、道德水平有高有低。他们当中很多人面对这个急剧变动的社会转型期感到迷茫,难以认同一个“公共的世界”已经到来,没有意识到“公共性”已经成为即将走上社会的子女们的“必修课”,因而导致“公共性”的家庭教育实效甚微。

  从社会方来看,缺乏给予大学生公共性人格生长的现实土壤。纵观当前身边异彩纷呈的文化产品,一些暗含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不利于大学生公共性价值观形成的内容都在产生不良影响,且一些渗透西方意识形态的文化产品也在弱化我国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公共人”的信仰。此外,在传统中国几千年的“熟人社会”观念下,初出社会的大学生“公共性”意识萌芽也容易受到冲击。盛行的精英主义导向使很多年轻人在追求成功中变得自私自利,丧失对他人的关怀和对社会的奉献之心。因此,社会土壤的微薄也是当前大学生公共性教育难达实效的重要原因。

  供给侧改革:

  提升大学生公共性教育的实效性

  要改善大学生公共性教育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的现状,应该激活教育供给侧与需求侧双方的积极性,深化教育题材和内容,创新教育形式和体系,化解和疏通供给侧的难题,全面提升教育供给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才能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

  第一,吸纳多元公共性教育主体,形成公共性教育合力。

  高校、家庭、社会只有切实站好大学生公共性教育的岗位,尽职尽责,合力育人,才能实现教育主体多元化,联合培养具备公共性高尚人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从教育供给主体来看,高校的教师要切实把好大学生公共性教育供给第一关,具体做到:重视公共性理论相关研究,有意识地将公共性知识带进课堂、带入学生日常的班级、社团等活动中,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去培育大学生的公共性;掌握大学生群体中性格、年龄、民族、宗教、学习情况等差异特点,因材施教,实行多样化和全方位的公共性教育,切实保证教育的实效性;教师要坚定教书育人职责,主动与学生家长、政府、企业等建立良好联系,搭建大学生公共性教育和合作培养平台,形成教育合力,使公共性教育达到全方位、全过程的效果。

  作为家庭方,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充分重视和积极参与到大学生公共性的教育中。一方面,平日通过电话、网络、寒暑假交流的过程教育孩子要有社会责任感,多参与志愿者活动、班级社团活动等,有意识地感受社会中的公共性存在,同步提升自身的公共性品质;另一方面,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启发孩子自觉培养公共意识,锻炼公共行为,最终帮助孩子塑造公共性人格。

  社会作为大学生走出校门后的大熔炉,对待这一特定群体,要特别给予关注和帮助。要用良好的公共性道德风尚感染年轻人,使他们在岗位锻炼中受到良好的公共性道德氛围感染,从而树立起正确的待人待物观。

  第二,整合多样教育资源,创新公共性教育内容。对待公共性教育内容的创新,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从中国语境阐释好公共性理论的中国话语。具体要做到:

  从传统道德文化中吸收灵感,探寻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当中与公共性理论相裨益的文化素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整合出一套传统的、民族的、中国特色的公共性教育内容;要切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宗旨,基于当前中国社会公共性缺失的现状和根源设计教学内容,提取典型的因公共性缺失而危害社会的例子放入教材中,使得教育题材丰富生动;要结合当前世界发展形势,在公共性教育过程中有意培养大学生由人际社会的“公共性”感悟到对待国际格局的公共胸怀和眼光。

  第三,激活多向教育路径,优化公共性教育环境。对于大学生公共性教育路径的整合,应该与时俱进、逐渐达到多向度教育的格局,营造公共性教育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以环境的熏陶来感染和塑造大学生的公共性品质。

  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公共性教育一定要占领微博、微信等小微教育平台,选择优势资源打造大学生“公共性”的教育阵地。要着力打造高校与政府、高校与企业专门培养大学生公共性教育的素质基地,为即将走上社会的大学生提供强化公共意识、公共行为的机会,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家校联合、党团活动、志愿者等多种形式的教育路径都应该补充到大学生公共性教育的路径中来。高校、家长、社会在多向路径中要择优选择符合大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路径,遵循教育规律,循序渐进达到教育实效,共同为大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全方位的公共性教育环境。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韩慧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