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文彬:唐代书肆——文人诗书生活的倒影
2018年11月15日 09:3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11月15日第1575期 作者:谷文彬

  唐传奇名篇《李娃传》有这样一处细节,李娃与郑生重修旧好之后,为了帮助郑生参加科举考试,“命车出游,生骑而从。至旗亭南偏门鬻坟典之肆,令生拣而市之,计费百金,尽载以归”。作为虚构的叙事文学样式,传奇所写固多想象,但若干虚虚实实的生活细节穿插在其中,让人并不觉得荒诞离奇,倒是平添了几分真实和意趣。此中最引人关注的自然是“鬻坟典之肆”。“鬻坟典之肆”其实就是书肆,别名书坊、书林、书铺等,它与我们今天的书店有些相似,但又有其独特的地方。

  “五都之市,十室之邑,必设书写之肆”

  关于书肆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扬雄《法言》即云:“好书而不要诸仲尼,书肆也;好说而不要诸仲尼,说铃也。”它是适应教育普及和文化学术思想发展的产物,及至唐代已发展到全新的阶段。首先,书肆分布的范围扩大,不仅在长安、扬州、成都、洛阳大都市有分布,甚至在偏远的边疆地区也出现了书肆。李肇所言“五都之市,十室之邑,必设书写之肆”(《东林寺经藏碑铭(并序)》),并非夸饰之语。

  其次,书肆的流通范围扩大,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好书之人“阅书于肆”,并由此出现了一批知名学者,如徐文远。《旧唐书·徐文远传》:“其兄休,鬻书为事,文远日阅书于肆,博览五经。”

  从现有的文献记载来看,唐代的书肆主要销售字书、日历、书画、诗集、佛经、小说等,譬如吕温《上官昭容书楼歌》叙:“贞元十四年(798),友人崔亮于东都买得《研神记》一卷,有昭容列名书缝处,因用感叹而作是歌……君不见洛阳南市卖书肆,有人买得《研神记》。纸上香多蠹不成,昭容题处犹分明。”

  这里所提及的《研神记》,又作《妍神记》,系魏晋南北朝一部著名的志怪小说,由梁湘东王萧绎所撰。吕温一方面证实了《研神记》在唐朝尚流传于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时书肆经营种类多样。而这其中又以与科举考试相关的书籍最受欢迎,销量最多,前述《李娃传》即是其例。

  至于其交易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货币交易,如牟融《题朱庆余闲居四首之三》有“黄金都散尽,收得邺侯书”两句。另一种则是实物交易,李咸用的“名流古集典衣买,僻寺奇花贳酒寻”(《寄所知》)可佐证。

  “时复打门无别事,铺头来索买残书”

  唐代图书市场的繁荣,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书肆朝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并由此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运营系统:收购售卖并雇人佣书。

  我们不妨先来了解收购售卖环节。书肆老板,又称“铺头”,通常都是一群目光敏锐、头脑灵活的商人,为了赢取市场,他们往往会主动上门收购诗集,譬如王建《题崔秀才里居》就有“时复打门无别事,铺头来索买残书”两句,可见上门求购诗卷是“铺头”经常性的运营活动。铺头购得诗文后,有的还会特意标识出来,白居易即是其例,书肆老板购得他的《秦中吟》和《百节判》之后,都会在诗卷上题注:“白才子文章”,以便获得更大的购买力。

  需要指出的是,铺头毕竟是商人,谋求利益是他们的本性,因此他们上门收购的大多都是名人诗集或符合市场需求的诗集,如张籍“新诗才上卷,已得满城传”(《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之四》)、温庭筠“赋成攒笔写,歌出满城传”(《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如此一来,那些不知名的诗人的诗歌或不合时宜的诗歌便被排除在外。

  这种情况在唐人的诗歌里也有体现,姚合就抱怨过这种不满:“兄寒弟亦饥,力学少闲时。何路免为客,无门卖得诗。”(《送费骧》)陆龟蒙亦发过类似的牢骚:“比于黄绢词尤妙,酬以霜缣价未当。唯我有文无卖处,笔锋销尽墨池荒。”(《顾道士亡,弟子奉束帛乞铭于袭美,因赋戏赠》)

  因此,有学识有眼光有专业素养的铺头就显得十分可贵了,李绰《尚书故实》便记载了这么一位有品位的铺头孙盈:“京师书肆孙盈者,名甚著;盈父曰仲容,亦鉴书画,精于品目,豪家所宝,多经其手,真伪无所逃焉。”孙盈及其父亲孙仲容不仅经营书肆,还拥有丰富的书画鉴赏经验并为“豪家”所信任,孙家书肆由此名声显著。

  铺头收购而来的书籍到底数量有限,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故雇人佣书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这些人被称为“佣书人”,他们大多出身贫寒,靠佣书谋生自给。白居易《效陶潜体诗十六首》云:“西舍有贫者,匹夫配匹妇。布裙行赁舂,短褐坐佣书。以此求口食,一饱欣有余。”从已有的文献记载来看,这些佣书人的收入仅够糊口而已。敦煌石室写本中,就附有当时的写书价,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比较切实的参考:“《药师经》1卷,酬资1吊(合1000文);《大涅粲经》40卷,酬资30吊;《法华经》7卷,酬资10吊。”即便是书法出众的吴彩鸾“以小楷书《唐韵》一部,市五千钱”,后屡抄屡卖,“所市不过前日之数”。

  尽管如此,唐代图书的价格却不低,这大概是因为抄写的周期长,写本难以复制,再加上有的书肆所售写本还特别讲究的缘故。故唐人诗歌里“家为买书贫”之类的抱怨之声不断,如张籍“得钱抵了还书铺,借宅常时事药栏”(《送杨少尹赴凤翔》)、齐己“四座共推操檄健,一家谁信买书贫”(《寄荆幕孙郎中》)、周贺“分题得客少,著价买书高”(《寄姚合郎中》)。

  值得注意的是,这时期的图书交易还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吸引不少国外商人、僧人、使者纷纷前来购买书籍,如日僧圆仁“买维摩《关中疏》四卷,价四百五十文”,粟田真人“悉赏物贸书以归”,多治比县守“所得赐赉,尽市书籍,泛海而还”。有的商人出手还特别阔绰,《太平广记》卷二百一十三《周昉》条引《画断》载:“贞元末,新罗国有人于江淮,尽以善价收市数十卷”,尽载以归。至于鸡林商人购买白居易诗,更是给出“每以一金换一篇”的高价。

  “贫来卖书剑,病起忆江湖”

  唐代图书出版市场高度繁荣,买书、藏书已是唐代士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之四》:“旁舍连高竹,疏篱带晚花。碾涡深没马,藤蔓曲藏蛇。词赋工无益,山林迹未赊。尽捻书籍卖,来问尔东家。”李廓《上令孤舍人》:“名利生愁地,贫居岁月移。买书添架上,断酒过花时。宿客嫌吟苦,乖童恨睡迟。近来唯俭静,持此答深知。”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与饮酒、赋诗一样,成为了反映士人身份特征的一种符号。

  然而,人生无常,聚散有时,对于读书人来说,最怕的就是迫于生活压力,不得不变卖典籍为生的窘境,“贫来卖书剑,病起忆江湖”(李中《书王秀才壁》)。故《北梦琐言》载:“唐咸通中,荆州有书生号‘唐五经’者……常谓人曰:‘不肖子弟有三变:第一变为蝗虫,谓鬻庄而食也;第二变为蠹鱼,谓鬻书而食也;第三变为大虫,谓卖奴婢而食也’。”

  鉴于此,不少唐人常常告诫子孙不典卖书籍、不坠先业,如《太平广记》卷二百零一《杜兼》条引《传载》:杜兼尝聚书万卷,每卷后必自题云:“倩俸写来手自校,汝曹读之知圣道,坠之鬻之为不孝。”杜兼题诗垂诫子孙不要“鬻书而食”,尽管如此,其书仍不免被卖,宋朝就有人在藏书家苏维岳家见“杜氏书尤多,所题皆完”。这样的转卖易主的故事,在当时恐怕也不是个例吧。

  最让人唏嘘感叹的,莫过于徐夤在《经故广平员外旧宅》所言:“门巷萧条引涕洟,遗孤三岁著麻衣。绿杨树老垂丝短,翠竹林荒著笋稀。结社僧因秋朔吊,买书船近葬时归。平生欲献匡君策,抱病犹言未息机。”江南水乡,以船为交通工具。经营书籍,到门上做买卖,为的是灵活方便,故有买书船。贫困潦倒的读书人死后,定有书籍要卖,故而买书船立刻就赶来了,一句“买书船近葬时归”道尽了多少读书人的辛酸!

  唐人小说对书肆的描绘,与唐人诗作所蕴含的信息互相发明,在文人墨客的笔下,这些记忆犹如一面视窗,鲜活生动地再现了千余年前的图书出版业的场景,一定程度上充实了后人对唐朝都市文明的想象,让人感受到文化的脉动。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