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华 钟兴永:从巅峰到沉寂——光耀千年岳州窑
2017年09月13日 08:5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9月13日第1291期 作者:钟华 钟兴永

  岳阳古窑群,主要集中于现岳阳市湘阴县城关一带,在现岳阳市所辖汨罗市、岳阳县、平江县、临湘县、华容县等地亦见分布。隋开皇十一年(591),隋改巴州为岳州,故唐代陆羽的《茶经》对这一带的瓷窑,以岳州窑称之。

  岳州窑历史悠长,文化灿烂,曾系岳阳的地标文化,是湘北文化重要源头之一。岳州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岳州窑,时序为591—993年,空间上主要指现岳阳湘阴县范围内的湘江流域,产品特色主要是单色青釉陶瓷。广义的岳州窑,当泛指自古以来岳阳市辖县、市、区的陶瓷窑系。毋庸讳言,岳州窑不能简单地从窑场、窑口、窑址来区分,而应作为有强大生命力的窑系来研究。

  汉以降窑址星罗棋布

  从文献及考古信息方面考量,岳州窑陶瓷业自汉至五代十国,辉煌了一千多年,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东汉之前,岳州窑仅生产日用陶器。至东汉,岳州窑烧制进入了半陶半瓷状态。在湘阴岳州窑遗址,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刻有“汉安二年”款识的青瓷布纹残片。这说明,湘阴地区在两汉时期就已开始烧制青瓷,东汉时技术初见成熟。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郭演仪在《东汉湘阴青竹寺窑青瓷》中说:“综合与东汉越窑青瓷相比较的结果,可以认为东汉湘阴青竹寺窑应属于中国早期青釉瓷器的范畴。”因此,说岳州窑系中国最早的青瓷发生地之一,亦可成立。

  釉,俗称“釉水”。早在5000多年前,岳阳先民便开始在陶器上施一层红、黑泥浆作为装饰,因而出现了彩陶。岳州窑青瓷所施的青釉是一种氧化钙含量较高的石灰釉或草木灰釉。这种釉在还原反应中,若掌握得好,便会呈现纯正的青色,否则会出现各种深浅不一的青黄色釉。清乾隆时期,朱笠亭阐述了青釉的制作过程与配比:“釉无灰不成釉……以青白石与凤尾草制炼,用水淘细而成,配以白木细泥调和成浆,按器种类以为加减,盛之缸内,用曲木横贯铁锅之耳,以为渗注之,具其名曰盆泥+盆灰。一盆为上,釉泥七八;灰二三为中;釉若平对或灰多为下。”可见,青釉的生产流程异常复杂。

  “自古陶重青品,晋曰缥瓷,唐曰千峰翠色,柴周曰雨过天晴,吴越曰秘色。” (《爰日堂抄》)虽然从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开始,湘阴改属潭州,但岳州窑的名称一直流传。黄矞著《瓷史》说:“岳州即湘也,其品既在寿州、洪州上,则亦当时之珍品。”清代蓝浦滨著《景德镇陶录》亦说:“湖南岳州府,唐代亦陶瓷,皆青。”

  自汉以降,以湘阴城关镇窑群为中心,在湘江沿岸,由南而北散布的窑址星罗棋布,系我国古代青瓷重要产地之一。湘阴一直流传着两句民谣,亦足以作证古窑址之多:“湘阴是个万窑窝,未有湘阴先有窑;湘阴有个万窑窝,要进城门过窑坡。”

  南朝青瓷进入巅峰期

  三国时期,岳阳属吴地。吴国大将鲁肃(172—217)率重兵驻守岳阳。在此期间,湘阴窑也为吴国创烧了大量高水准的军用和民用青瓷。从出土器物观之,该时期的岳州窑青瓷的施釉特点较汉代有明显进步。第一,施釉要厚,胎釉结合牢固,釉面均匀、光亮,久后亦不易剥落;第二,在一些档次较高的器物上施满釉,如岳阳博物馆展示的岳州窑四系罐等可证;第三,在平底茶碗之类器物上,内施外不施,或内全施外施半。

  南北朝时期(420—589)的南朝,是岳州窑青瓷的巅峰期。南朝即宋、齐、梁、陈四朝,佛教盛行,均都于南京。其间,宋元徽二年(474)将原罗县区域改建为湘阴,湘阴青瓷在这一时期也大量进入京都南京。

  为什么说南朝是岳州窑青瓷的巅峰期呢?有四个重要标志可以证明。

  第一,为官府定烧陶瓷。南朝时,朝廷以水上交通之便,在湘阴选择窑口,定制官用瓷。长期以来,学界普遍认为,官窑产生于北宋,即北宋末年宋徽宗时(1101—1125)才开始烧造。宋高宗南渡后,在临安另设新窑,烧造官器。当然,也有将宋代六大名窑列为官窑的。然而,在湘阴县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南朝时期内刻“官”字款的碗底瓷片和有“太官”、“上府”字样的青瓷片,现藏于岳阳市博物馆展示。“太官”系秦至隋唐官职,掌朝廷膳食。这些发现颠覆了旧说。可以认为,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官款瓷器。虽系官搭民烧,但是朝廷在岳州的指定窑口,由官府监烧所为。由此,官瓷的历史又向前推进了700年。

  第二,为寺庙生产高档瓷。“南朝480寺”,第480座寺坐落于今南京雨花台。在南京出土的岳州窑青瓷与迦楼罗鸟装饰造型的佛教瓷片,是国内发现唯一的在青瓷上的迦楼罗鸟装饰造型。该瓷片的青绿釉色非常讲究,表明在烧制过程中,其配釉、施釉及釉烧技艺已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现收藏于南京市江宁博物馆,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宗教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体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岳州窑高超的烧制工艺和文化修养。岳州窑烧造官瓷和寺庙用瓷,无论是胎质紧密度、洁白度还是施釉的色纯度、厚度等,都远远高于民用瓷,体现了湘阴工匠的最高水平,也代表着中国陶瓷艺术的最高成就。

  第三,采用匣钵覆烧。湘阴马龙窑址系两晋、南北朝、隋代窑址,窑内布满了几种不同的匣钵,排列整齐、堆放有序。用匣钵烧制器物,受热均匀,可防止窑火直接接触,避免污染、粘结。当然,用匣钵烧瓷,叠层堆放量大、成品率高、精美、釉色肥润,只要匣钵完好可重复使用,为窑工们节约了成本,增加了收入。岳州窑使用匣钵覆烧始于晋,在陶瓷烧制史上也是最早的。

  第四,采用釉下彩生产彩陶彩瓷。釉文化是陶瓷文化之魂。考古人员在汉、晋墓葬及窑址中发现了釉下酱斑点彩碗、水盂、四系罐、盘口壶等岳州窑器,改变了前朝单色釉制器,亦表明釉下彩新工艺在全国率先出现了。釉下彩的优点在于不受磨损、永不褪色、无铅无毒、光滑平整、意境优美、线条流畅、层次丰富。在东汉、三国时期,湘阴工匠便以褐色颜料简单地点彩来装饰瓷器。到了隋唐时期,岳州窑和铜官窑的工匠们以氧化铁、氧化铜为彩料在素坯上绘出不同图案,或写上文字、诗句,然后施青釉经1220—1270℃高温烧制而成。

  为东南亚输出精美瓷器

  海上“丝绸之路”运送了大量陶瓷,也可称之为“海上陶瓷之路”。岳州窑的陶瓷经湘江、汨罗江,入洞庭,再顺长江入海,到广州或宁波换远洋轮船运往世界各地。如果将江河陶瓷之路与海上陶瓷之路相连,那么就是中国最长的水上陶瓷之路。

  据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的《长沙窑》(紫禁城出版社1996年版)记载:“具有希腊特色的棕叶式莲花、绿思特莲花和亚述亚圣树式莲花在西方源远流长,而影响到我国,在岳州窑前期的湘阴窑印纹中即已出现。”可见,在岳州窑的前期产品中,便已孕育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种子。

  唐安史之乱后,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北方人纷纷南徙,故在岳阳行政区域内,均可见到南来北往之人。这在岳州窑陶瓷中亦有反映。岳州窑的精美瓷器亦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进入东南亚国家。今天,我们在全国各地的博物馆中均可见到岳州窑的精美瓷器。如岳阳博物馆展示的在岳阳出土的大量岳州窑青瓷乐俑,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显示了岳州窑精湛的模制技艺。

  宋代岳州窑走向衰落

  自宋代伊始,曾作为湖湘文化代表之一的岳州窑,逐渐失去往日的光辉。与铜官窑一样,岳州窑遗存的窑口最终转向生产民用陶瓷。虽然仍存有生产彩色陶瓷的工场,但声名远不如以往,最终沉寂下来。

  关于岳州窑衰败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行政区划的变更对岳州窑的生产与流通有很大影响。岳州窑的沉寂,首先是岳州窑文化的沉寂。宋代湘阴改属潭州,至明清时期属长沙府,民国时期直属于湖南省,1964年才正式划归岳阳,但铜官窑仍然归长沙管辖。因此,在近一千年的时间中,由于湘阴归潭州和长沙管辖,致使岳州窑名声沉寂,从而导致岳州窑文化沉寂。如明代岳州府志等书中,难以见到关于岳州窑的表述。

  第二,北宋时期新型官窑的兴起,对岳州窑造成了打击。由于受原料的局限,加之在坯釉、造型、烧制及装饰诸方面大为逊色于官窑产品,兼及小作坊式生产,缺乏市场和出口竞争力,岳州窑又回归到了制作比较粗糙的民用陶瓷的生产路线上。

  第三,南宋时期,钟相、杨幺领导农民起义,岳阳鹿角窑作为制陶场,专做军队生活器皿及外销陶瓷,以充实军饷。南宋绍兴五年(1135),朝廷视杨幺为反贼,派岳飞屯兵湘阴,镇压杨幺,占山驻寨,逢码头靠船,要路设关,货船出入受阻,众窑口均受牵连。

  (作者单位:湖南理工学院)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