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舞方寸:邮票上的凤文物
2017年08月03日 08:3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8月3日第1262期 作者:张雨义

  7月29日,中国邮政发行《凤(文物)》特种邮票一套六枚,图案内容分别为:新石器时代玉凤、西周晋侯鸟尊、唐青釉凤首龙柄壶、唐金凤、明缂丝凤穿牡丹团花、清青花凤穿牡丹纹罐。邮票规格为30×40毫米,齿孔度数13.5度,整张枚数为16枚,整张规格为150×195毫米,全套邮票面值为7.80元。

  凤文化

  凤,即凤凰,是中国古人对自然界中的多种鸟禽和太阳、风等多种元素融合而创造的,具备达天、秉德、兆瑞、崇高、尚洁、喻情、示美、成王等品性的神物。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祥瑞的代表,它头似锦鸡、身如鸳鸯,有大鹏的翅膀、仙鹤的腿、鹦鹉的喙、孔雀的尾。《尔雅·释鸟》郭璞注曰:“鸡头,蛇颈,燕颔,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凤居百鸟之首,是吉祥、美好、和平的象征,亦是封建时代皇后的代称。

  2017年为中国的农历鸡年,民间传说中的凤是一种仅次于龙的图腾动物,在“血统”上,也与鸡近缘。《山海经》记载,“有鸟焉,其状如鸡,五彩而文,名凤凰”;“黄帝之时,以凤为鸡”。从形态类别分析,如果真有凤的话,它只应该属于鸡形目的禽类,凤是鸡的文化转型,鸡是凤的世俗化身。

  凤是中华先民的古老图腾,自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至今,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演进,承载了不同时代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和审美内涵,发展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精神气质的象征性符号。凭借华美的外表和刚健的品格,凤成为传说中的神祇祥瑞,现身世间,寓意天下安宁。

  中国是凤文化的发祥地。凤鸟图案在历代器物中常见,至今尚有众多凤鸟造型、纹饰的文物存世——从红山文化的玉凤,到盛唐时代的灞桥金凤,再到清中后期的胭脂红彩龙凤穿牡丹纹罐——凤文物贯穿整个中国历史,产地遍及南北数十省份,材质包含玉器、金银器、陶瓷、书画、织绣等各项门类,功能覆盖礼器、乐器、生活用品等不同类别,正可谓“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凤文化凭借着历代文物源远流传、传播广泛、影响深远。

  凤工艺

  《凤(文物)》特种邮票是2000年发行的《龙(文物)》的姊妹篇,因为龙与凤共同成为中华民族的广义图腾、精神象征、文化标志和情感纽带,这两套邮票堪称一个系列,具有较高的历史意义与艺术价值。邮票选取中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表现中国凤文化的六件文物,并根据文物不同的材质特征,首次在同一套邮票中使用六种不同的印制工艺,将凤文物的精彩风貌予以完美再现,使这套邮票极具美感和特色。

  第一枚玉凤,使用玉石粉工艺还原票面玉器的自然光泽和温润效果,体现了古玉独特的东方神韵。这是中国邮票第一次抹上粉。第二枚晋侯鸟尊,特别邀请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的雕刻师进行创作,用细腻的雕刻线条将青铜器斑驳的纹饰和厚重的质感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三枚青釉凤首龙柄壶,使用三维压凸工艺以突出瓷器的质感和体积感。第四枚金凤,使用压凸和热烫工艺将金属膜附着于上,还原了文物的华贵风貌。第五枚缂丝凤穿牡丹团花,使用局部冷烫工艺,再现了团花“通经断纬”的高超技艺。第六枚青花凤穿牡丹纹罐,使用了光油工艺,画面细节丰富、层次清晰,呈现出完美的“宣德蓝”。

  此套邮票体现了凤图案在不同时代的演变过程,展现了不同材质上凤图案的表现形态,具有较高的历史意义与艺术价值。另外,该套邮票综合采用了防伪纸张、防伪油墨、异形齿孔和荧光喷码等多种防伪方式,由王虎鸣设计,白金雕刻,河南省邮电印刷厂印制。

  凤文物

  《凤(文物)》特种邮票上的玉凤,1955年出土于湖北省天门市石家河镇罗家柏岭遗址,距今约4800—4400年,开启凤纹之先河,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玉凤体形修长、造型秀美、姿态活泼、技艺精湛、构思巧妙,代表了史前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琢玉技艺的最高水平。

  晋侯鸟尊,2000年出土于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114号墓,是西周时期第一代晋侯的宗庙祭器,古青铜器中的精品,现藏于山西博物院,被誉为该院的“镇馆之宝”。整体造型为伫立回首的凤鸟形,凤尾下弯成一象首,与双腿形成三点支撑。

  青釉凤首龙柄壶,是国内波斯风格图案凤首壶中唯一完整的孤品,唐代宫廷御用瓷壶,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灞桥金凤,通体由黄金打造,造型与工艺堪称唐代金银器之翘楚,现藏于西安博物院。金凤头顶花冠,昂首挺胸,双翼展开,两足蹬地,羽毛随风飞拂,尾部勾卷,尾羽为串枝叶形,层层向上。凤首、翅、尾、足极富动感,将金凤腾空欲起的瞬间刻画得生动形象。

  缂丝凤穿牡丹团花,通经断纬的明代缂丝技艺造就出一派云天福海的场面,现藏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一对凤凰在牡丹花与桃花丛中遥相呼应,上接云天、下连福海,一派富贵喜庆之气。地部以捻金线织造,纹部运用了“缂鳞”、“掼”、“勾”、“木梳戗”等技法,配色鲜艳明洁,构图饱满,是一件难得的缂丝佳作。

  青花凤穿牡丹纹罐,罐高37.5厘米、口径15.5厘米、足径15.4厘米,是凤纹展示面积最大、图案最完整的清代青花瓷器,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此罐胎体厚重,青花呈色鲜艳明快,纹饰清晰,生动活泼,盖面绘缠枝牡丹花与变形如意纹,凤凰图案用笔奔放,简洁凝练。足内有青花篆书“大清道光年制”底款。此罐造型与绘画风格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凤形象

  自古以来,我国劳动人民就把凤看成是吉祥如意、平安富贵的象征,把它视为吉祥鸟,因此凤也就成为重要的图案素材,经常出现在绘画作品或各种器物上,这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邮政部门发行的邮票中,可窥见一斑。

  1954年8月25日,中国人民邮政发行了《伟大的祖国(第五组)古代文物》特种邮票一套四枚,其中第四枚是“漆奁、漆羽觞·战国漆器”,邮票的左侧(邮票名标为漆奁)是1952年长沙市颜家岭乙35号墓出土的狩猎纹漆樽,该器物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构图分为五栏,其中第一、三、五栏为变形凤纹图案,第二栏左侧有两兽在搏斗,右侧两猎人持箭,第四栏有一人牵猴,两兽前后追逐。这是我国邮票中最早出现的凤凰。

  1979年3月29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中国绘画·长沙楚墓帛画》的特种邮票一套两枚,其中有1949年出土于长沙战国楚墓的《人物夔凤帛画》图案。凤凰造型十分优美,举颈扬首,张喙开目,展翅翘尾,前肢弓,后肢蹬,呈现一种朝气充盈、勃勃向上的矫健之美。

  1992年12月4日,正值现行宪法颁布十周年之际,我国邮政部门发行了一套编号为1992-20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1992)》邮票,由卢天骄、潘可明设计,影写版印刷。画面为一对金色凤凰在广阔天地间由东向西,由西向东地围绕着宪法上下飞舞,寓意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创造出一个太平盛世,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

  2017年4月9日,中国邮政发行了《红山文化玉器》特种邮票,第二枚“玉凤”和第三枚“玉人”均出土于辽宁牛河梁遗址,属于首次出土的红山文化玉器新器型,现藏于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其中,玉凤曲颈回首,羽翅层次分明,线条优美流畅。玉质为淡青色软玉,局部夹杂灰白色沁与瑕,扁薄片状,正面雕琢凤体,羽毛以阴线刻划,整体雕刻非常精细,体态表达有层次,线条优美流畅。

  凤崇拜

  从上古时代到文明时代,龙凤文化始终是各民族共同信仰的标志,也是帝王皇权的象征,更是老百姓寄寓美好愿望的精神依托。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龙的地方就有凤,两者在一起事物就更加和谐完美,如我们所说的“龙飞凤舞”、“龙凤呈祥”等。

  1979年3月29日发行的《中国绘画·长沙楚墓帛画》特种邮票第一枚“龙凤引魂升仙帛画”、1981年2月19日发行的《宫灯》特种邮票第三枚“龙凤灯”、1985年2月28日发行的《花灯》特种邮票第二枚“龙凤呈祥”,图案中都绘有龙与凤。

  1981年4月15日,为弘扬我国悠久的陶瓷文化,中国邮政发行了《中国陶瓷——磁州窑系》特种邮票(T62),全套六枚,其中第四枚和第五枚分别是元代的《双凤纹罐》及《龙凤纹扁壶》,面值分别是8分和10分,两件文物均属于稀世珍品。器皿造型上的龙纹,张牙舞爪,矫健有力,再配以旁边绘就的云纹,宛若矫龙戏云海,十分生动,使人有云气扑面而来之感。而凤纹则线条简朴而酣畅,尾翼飘飘,翅击长空,在云纹的衬托下,更显其潇洒大方的姿态。

  凤凰崇拜是建立在动物崇拜之上的神物崇拜,是动物崇拜的升华。鸡、鹰、燕、鹤、乌鸦、鹌鹑、孔雀、鸳鸯、天鹅等许许多多的鸟禽,都进入了凤凰的融合过程,成为凤凰的取材对象。2004年至2006年,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中国鸟》普通邮票九种(枚),2008年又发行同主题特种邮票一套六枚。这些邮票上印的都是中国特有鸟种,而且是珍稀鸟类、国家级保护动物,如红腹锦鸡、白尾地鸦、黄腹角雉、黑额山噪鹛、藏鹀、台湾蓝鹊等。这些中国鸟,都是凤凰的融合对象,以其形象为图案的邮票,也都堪称“凤凰邮票”。

责任编辑:梁瑞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