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课题意识 增进学术交流
——2016年中国动物考古学学科发展综述
2016年12月29日 08: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12月29日第1120期 作者:吕鹏

  动物考古学是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内容主要是通过鉴定和分析考古遗址中出土的动物遗存,以认识古代存在的动物种类、自然环境、古代人类与动物的各种关系及古代人类的行为特征。中国动物考古学研究肇始于20世纪30年代,于90年代逐步形成自身的学科体系,其开创和发展的历程是中国考古学学科发展的缩影。

  动植物考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2010)和中国考古学会动物考古专业委员会(2014)的设立,有助于从组织机构上引领中国动物考古学的学科导向,整合研究力量,提升研究水平,推进广泛而深入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掌握国际学术话语权。由此,中国动物考古学迈入了一个稳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在此,我们系统回顾中国动物考古学在2016年的学科发展状况,并对其今后5年学科发展进行设想。

  专题研究深入

  本年度,国内动物考古学研究论文共发表71篇, 开展专题研究的有50篇,涉及生业、骨器、驯化、同位素等10个方面。

  生业研究在对具体遗址乃至特定区域获取动物资源方式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关注生业方式与中华文明形成之间的关系。其中,袁靖认为,中原地区龙山文化时期所形成的多品种家畜饲养方式和农作物种植方式为该地区文明化的起源和早期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赵志军等人从盐业资源、农业生产、畜牧业、陶制品和玉器工艺等方面,揭示了中华文明形成阶段的技术与生业的指标性特征。

  骨器研究呈现出两个鲜明特点:一方面,对骨器本身所做研究愈加精细,对骨料选用动物种属、部位、制作工艺等详加考察,并借助于实验考古的方法复原骨器制作流程,如陈全家等人对内蒙古哈民忙哈遗址出土骨器所进行的研究,侯彦峰等人对蚌刀和蚌镰等的制作方法进行模拟实验考古研究;另一方面,从宏观角度对制骨作坊和手工业及其生产性质进行考察,如陈国梁等人通过对二里头遗址制骨遗存(作坊和骨器)进行梳理,对骨器制作流程和技术、制骨作坊“官工”性质等进行探索研究。

  动物驯化研究继续关注传统意义上的“六畜”,如武庄等人对中国最早家犬源于河北南庄头遗址进行多角度分析,尤悦等探讨了新疆地区家养绵羊出现和早期利用。

  同位素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碳氮稳定同位素所揭示的动物喂饲策略,陈相龙、戴玲玲、凌雪等学者就陕西渭河流域考古遗址、河南新砦遗址和新疆石人子沟遗址出土家畜遗存的食性进行分析,揭示了各地区在各文化阶段对不同动物所采用喂饲方式的异同;二是锶同位素研究所揭示的家养动物的地区来源,以赵春燕为代表,就青海喇家和陕西石峁遗址动物牙釉质进行锶同位素比值分析,以探讨家畜是本地还是外地饲养。

  祭祀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祭牲的考察。一方面是微观考察,如对内蒙古凉城县窑子和小双古城墓地祭牲进行研究;另一方面是宏观把握,或以较长的时间跨度为纵线,如吕鹏以安徽何郢遗址为切入点,探讨了祭牲礼制化的形成进程,或以特定时代为剖面,如对西周墓葬随葬车马及其制度、秦墓中的动物头骨随葬与社会等级的关系等进行研究。

  学术交流密切而广泛

  全国动物考古学研讨会已成为国内动物考古学学者之间每年进行学术交流的良好平台。2016年5月,“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动物考古专业委员会2016年年会暨第七届全国动物考古学研讨会”在河南郑州举行,与会学者就动物考古学理论与方法的探讨、骨器手工业等系统性的专题研究、动物图像学研究、古代畜牧与生业模式等8个方面,展现了近年来动物考古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通过培训班的形式推进动物考古学研究采样和实验室操作规范化。2016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承办国家文物局“生物遗存采样和实验室操作系列行业标准培训班”的项目,对来自于全国各地田野考古一线的考古工作者进行专业培训和技术指导。

  主持召开国际学术会议体现了中国动物考古学国际学术影响力的增强。2016年10月,“2016国际动物考古协会理事会暨全球发展与中国视角动物考古学术研讨会”在河南郑州举行,这是国际动物考古协会(ICAZ)首次在欧美以外的国家和地区举办国际理事会,此次会议充分肯定了中国动物考古学过去十年在实验室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和长足发展,与会者还就加强国际动物考古学者与中国同仁的交流与合作等议题达成广泛共识。

  “两库”建设卓有成效

  中国动物考古“两库”包括标本库和数据库。标本库收藏量稳步扩增。依据“将今论古”的原则,现生动物标本的收集和收藏是做好考古遗址出土动物遗存鉴定工作的基础条件,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动物考古实验室为例,本年度新增完整哺乳动物骨骼标本6架,其中包括汗血宝马等珍贵品种;此外,还新增6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其中包括河南殷墟和广东南海一号等重要考古遗址。

  数据库建设发展迅速。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动物考古实验室为例,自2012年启动动物考古数据库建设至今,建设动物遗存鉴定原始数据库共100余个,现生动物标本基础信息数据库1个(数据2300余条),动物考古学研究参考文献数据库1个(数据1000余条),动物标本三维数字化处理数据库开始起步,使用数字摄影测量与多视角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对动物骨骼进行三维影像重建,自然科学测试和分析数据库正在数据汇总,涉及碳氮同位素分析、锶同位素分析和古DNA分析3个数据库。

  学科发展前瞻

  中国动物考古学在2016年取得不俗的成绩,这是需要肯定的主要方面,同时,我们也应反思在学科发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发扬成绩、反思不足、力争创新”为座右铭,中国动物考古学今后可以从以下7个方面加强工作。

  1.强化课题意识。围绕动物考古学的前沿、热点和空白研究课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研究工作,树立课题意识,坚持原创性原则,组成可以长期协作的研究团队,相互交流、共同促进、合力共赢,从而积累实践经验,推进研究水平。

  2.重视方法论的建设。提高动物遗存的鉴定水平,推广统计学方法的科学应用,突出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有机结合自然科学方法,通过系列采样和系统测试,形成可以相互比对和印证的多重证据链或数据流,深入关于古代社会资源、技术和生业的研究。

  3.加强研究队伍建设。用心做好青年学者的培养,形成良好的“传帮带”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动物考古技师队伍建设,提高其动物遗存鉴定水平,着力培养优秀者提高研究水平。

  4.打造动物考古“两库”建设。动物标本的收集和收藏、数据库的建立和共享等耗时耗力,但作为推进动物考古学学科发展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我们必须常抓不懈,借助专业学术网站及时公布最新数据库资源,通过资源免费共享的方式推进整体研究实力的提升。

  5.增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尝试借助现有多种网络平台随时交流最新研究成果,探讨学术问题。提高国际学术课题的参与度,逐步完成由资料提供者向研究参与者(甚至主持者)的转化。积极参加(甚至组织)国际学术会议,让国际学术界听到来自于中国的声音,掌握中国动物考古学研究的话语权。

  6.发表高质量原创性研究论文。2016年度发表的71篇论文中仅有3篇为英文论文,今后应强化英文文章的发表,提升中国动物考古学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同时,除动物遗存鉴定报告外,应加大综合性、专题性研究论文的发表。

  7.开展公众考古工作。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动物考古实验室在北京大学塞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成功举办国内首次动物考古学专题学术展览,受到大众一致好评,这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启发,今后需要努力将学术成果带出书斋,积极向大众展示中国古代在家畜饲养方面所取得的重要发明创造。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