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本阐释学”到“物质阐释学”
作者:张进
摘要:21世纪以来,伴随着对“语言论转向”的反思批判,西方阐释学的重心逐渐从文本性转向物质性,引发了从“文本阐释学”向“物质阐释学”的转变。语言文本的物质维度不断彰显,被狄尔泰排除的自然科学及其研究对象重新进入阐释视域,阐释学的参照范式逐渐从“语言符号”模态转向“具身感知”模态。这一系列变化扩展了阐释学的视野和边界,增强了阐释学对于当代生活实践的解释力。然而,文本性与物质性的内在统一和多模态协同问题依旧悬而未决。在此问题的解决上,中国传统“文/物一体”的观念和“亦此亦彼”的思维方式,或可为之提出参考方案。
关键词:文本阐释学 物质阐释学 语言符号模态 具身感知模态 文/物一体
作者张进,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兰州 73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