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期刊目录
选择期刊期数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2年第9期目录

热点聚焦

   反思当前城镇化发展中的五种偏向

  辜胜阻 杨威 武汉大学战略管理研究院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摘自《中国人口科学》2012年3期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半数省份收不抵支

  郑秉文 孙永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摘自《上海大学学报》2012年3期

  中国中等收入者比重与“橄榄型”社会的形成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课题组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摘自《经济学动态》2012年5期

  承包地收回的法律漏洞

  蔡立东 吉林大学法学院,摘自《法商研究》2012年3期

  艾滋病流行风险的分配与衍化

  郑杭生 雷茜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摘自《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3期

  网络舆论与政府决策

  王金水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行政学院,摘自《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年3期  

前沿  

  欧债危机的现状评估

  张明 郑英 敬云川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摘自《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年3期

  政治—美学介入:雅克·朗西埃的艺术体制观

  蒋洪生 北京大学中文系,摘自《文艺理论研究》2012 年2 期 

学人与学林  

  道安对佛教哲学的译介和推广

  麻天祥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摘自《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3期

  费泽尔认知规律及其哲学意蕴

  魏屹东 薛平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摘自《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2年3期

  祛中心化历史:我的新文化史之路

  娜塔莉·泽蒙·戴维斯著 段艳译 陈书焕校 普林斯顿大学历史系,译者单位: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摘自《江海学刊》2012年3期  

  巴特勒的《身体之重》及其身体理论

  范譞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摘自《社会》2012年3期

马克思主义理论(栏目主持:李放) 

  马克思主义史研究的社会哲学视角

  邹诗鹏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摘自《江苏社会科学》2012年3期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路径及其启示

  袁银传 杨乐强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5期

  新世纪以来德国马克思主义发展趋向

  王凤才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摘自《复旦学报》2012年3期

  后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西方政治图景

  欧阳谦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摘自《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3期

  伯恩施坦社会主义改良思想研究

  朱旭红 田明孝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摘自《社会科学》2012 年3 期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时代意义

  朱继东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摘自《理论探讨》2012年3期 

哲学·宗教学(栏目主持:柯锦华) 

  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理性结构

  何萍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摘自《南京大学学报》2012年3期

  《周易》自然哲学与生命实践

  李曙华 南京大学哲学系,摘自《周易研究》2012年2期

  “群”与孔子《诗》学之关系

  彭玉平 中山大学中文系,摘自《中山大学学报》2012年3期

  逻辑规则与古代汉语

  王左立 南开大学哲学院,摘自《河南大学学报》2012年3期

  现象学的逻辑——胡塞尔对辩证法的处理

  张庆熊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摘自《世界哲学》2012年3期

  哲人科学家眼中的科学理论的认知结构

  李醒民 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摘自《自然辩证法通讯》2012年2期

  社会公共政策的道德价值

  王正平 李耀锋 上海师范大学中国传统思想研究所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3期 

文学·语言学(栏目主持:李琳)

  “文艺”一词的产生、流衍和意义

  张法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摘自《文艺研究》2012年5期

  寻源、辨体与文体研究的目的

  罗宗强 南开大学文学院,摘自《学术研究》2012年4期

  先秦文学主流言说方式的生成

  赵辉 中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摘自《文学遗产》2012年3期

  新文学发生初期的“第三文学空间”

  胡安定 西南大学文学院,摘自《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6期

  民国大学体制下的学分南北

  沈卫威 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摘自《山西大学学报》2012 年3 期  

  中国当代戏剧的文化场域

  施旭升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摘自《中国现代文学论丛》第6 卷第2 期

  和解:德国古典哲学的美学现代性诉求

  张政文 黑龙江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摘自《哲学研究》2012年3期

历史学(栏目主持:舒建军)

  观念史的当代历程

  阿兰·梅吉尔著 张旭鹏译 弗吉尼亚大学历史系 译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摘自《史学理论研究》2012年2期  

  断代史《汉书》中的通史精神

  刘家和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摘自《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3 期  

  “灅北地瘠”经济格局与北魏定都平城

  孙靖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摘自《南都学坛》2012年3期

  “泗水事件”与南京临时政府外交政策

  苏艳萍 南京孙中山纪念馆,摘自《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5期

  20世纪前期华北乡村权力更替与村治劣化

  渠桂萍 太原理工大学政法学院,摘自《中国乡村研究》第9辑

  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的问题意识与整体观念

  郑清坡 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摘自《河北学刊》2012年2期

  荷兰资本主义与欧洲的前沿:大17世纪人类对自然的征服

  杰森·W. 摩尔著 孙岳译 瑞典于默奥大学历史、哲学及宗教研究系 译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摘自《全球史评论》2011年第4 辑 

  从激进世俗化到温和伊斯兰主义:现代土耳其的兴起

  昝涛 北京大学历史系,摘自《疆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2期

经济学(栏目主持:许建康)  

  国有经济改革与中国经济波动的平稳化

  詹新宇 方福前 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摘自《管理世界》2012年3期

  我国流域生态补偿问题

  温锐 刘世强 江西财经大学 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求实》2012年4期 

  农村金融机构改革评估(2005—2011)

  梁静雅 王修华 杨刚 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摘自《农业经济问题》2012年3期

  农村集体经济的多样化发展

  郭海霞 浙江师范大学农村研究中心,摘自《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 年6月20日

  东亚先发经济体刘易斯转折点后农业政策调整

  王裕雄 张正河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摘自《经济问题探索》2012年5期

  环境规制强度与中国工业行业的贸易比较优势

  李小平 卢现祥 陶小琴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摘自《世界经济》2012年4期

  制约中俄服务贸易发展的因素

  陈思旭 黑龙江大学俄罗斯研究院,摘自《俄罗斯学刊》2012 年2 期

  融资约束与私企劳动收入份额下降

  罗长远 陈琳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摘自《金融研究》2012年3期

  证券投资者的理性、非理性及其心理情结

  何大安 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摘自《浙江学刊》2012年3期

  美国救市法案中的公允价值会计谬误

  于永生 卢桂荣 浙江财经学院会计学院 浙江财经学院外国语学院,摘自《财经论丛》2012年2期 

政治学·军事学(栏目主持:李放)  

  罗马法复兴对现代国家主权理论的影响

  李筠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摘自《学海》2012年2期

  论美德的政治实践与逻辑

  詹世友 上饶师范学院,摘自《道德与文明》2012年2期

  国家视阈里的中国边疆观念

  周平 云南大学政治学系,摘自《政治学研究》2012年2期

  城市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入的政府治理

  熊易寒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摘自《中国行政管理》2012年5期

  非西方视角下的国际安全研究

  刘德斌 吉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摘自《国际政治研究》2012年1期

  冷战后西方人道主义介入的理论研究

  邱美荣 周清 同济大学亚太研究中心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关学院,摘自《欧洲研究》2012年2期

  后西方国际体系与东方的兴起

  张建新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摘自《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年5期

法学(栏目主持:张芝梅)  

  案例指导制度的规范考察

  陈兴良 北京大学法学院,摘自《法学评论》2012年3期

  中国司法权的调整与优化

  谭世贵 浙江工商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摘自《学习与探索》2012年4期

  法律介入社会生活的限度——以创设法律关系的意图为视角

  谢鸿飞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摘自《环球法律评论》2012年3期

  当代债法改革的观察与解读

  龙卫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摘自《南昌大学学报》2012年3期

  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制度的完善

  高圣平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摘自《政治与法律》2012年5期

  保护伞条款与两岸投资协议

  吴智 邓婷婷 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中南大学法学院,摘自《时代法学》2012年3期

  合宪性推定与违宪审查的神学起源

  佀化强 湘潭大学法学院,摘自《清华法学》2012年3期

  国际法学家对国际关系学科的理论贡献

  王黎 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中心,摘自《当代法学》2012年3期 

社会学·教育学(栏目主持:冯小双)

  流动网络与环南中国海区域研究

  麻国庆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摘自《民族研究》2012年2期

  华南侨乡跨国实践中的社会地位补偿

  黎相宜 周敏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社会学系和亚裔研究学系,摘自《社会学研究》2012年3期

  穿越成年礼的中国医学人类学

  景军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摘自《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2期

  从婚姻历程看中国传统社会家庭男权

  左际平 美国明尼苏达圣克劳德州立大学社会学暨人类学系,摘自《妇女研究论丛》2012年3期

  民族地区社会管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李俊杰 王蛟龙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摘自《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3期

  文化遗产保护地移民安置的社区价值

  刘朝晖 浙江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摘自《思想战线》2012年2期

  国外灾难研究的转变趋势

  周大鸣 夏少琼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广东商学院社会学系,摘自《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4期

  我国招生考试制度的整体改革

  廖哲勋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摘自《课程·教材·教法》2012年3期

  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第三条道路

  潘懋元 邬大光 别敦荣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摘自《高等教育研究》2012 年4 期  

新闻学·传播学(栏目主持:李琳) 

  脱域:互联网时代的新闻生产

  操慧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摘自《四川大学学报》2012年3期

  网络交往空间形态的演变逻辑

  吴文汐 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摘自《现代传播》2012年5期

论点摘要

  “两个必然”原理的当代意义李海青(152) 马克思“东方社会构想”的逻辑必然刘继高等(152) 卢梭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印记”曾枝盛(152)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刘建军(153) 中国哲学里的“诚”胡家祥(153) 牟宗三“良知坎陷”的困境陈迎年(153) 禅宗的现代转型之路圣凯(153)网络文学中古典诗词的生存形态宋秋敏(154)近代报刊发展与诗话的产生李德强(154) 中古时期招魂葬的废兴张焕君(154)地方自治与清末知识界的民族国家想象方平(154)“漂流民”与德川时代日本的“世界”认知朱海燕(155)中国商业银行高利润的成因陆岷峰等 (155)我国海洋第二产业的增长与效率程娜(155)构建财政行为的空间经济分析方法体系刘寒波(155)旅游景区合作的路径选择张丽梅(156) 贡斯当的中立权构想韩伟华(156) 太空安全问题及其多边主义博弈何奇松(156) 仲裁行政化及其克服罗楚湘(157) 胜诉权消灭说已“名存实亡”霍海红(157) 社会工作中的理论与实践关系之辨郭伟和等(157)我国退休年龄制度中的悖论刘明辉(157)重视微博中意见领袖的作用姜胜洪(158)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缺乏科学性贾勇宏等(158) 传播失灵:信息传播的非理想状态潘祥辉(158)国家在乡村社会治理中的大众传播策略王越等(158)

推荐论文篇名

    (159—160)

学术信息

  《历史虚无主义评析》简介(52)《制度变迁与转轨国家的金融发展》简介(62)《美国单极思维与世界多极化诉求之博弈》简介(82)《简明中国历史读本》和《中华史纲》出版座谈会(92)成吉思汗诞辰850周年研讨会(127)

责任编辑:test7test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