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托邦》在中国的百年传播——关于翻译史及其版本的学术考察
作者:高放
摘要:1516年12月下旬出版的托马斯·莫尔著《乌托邦》,是近代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开山之作,《乌托邦》问世与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迄今已经有500年光辉历程。《乌托邦》从1903—1934年在我国书刊中初步传播,到1935年刘麟生的第一个中译本出版,1956年戴镏龄的第二个中译本问世(1982年修订再版),1998年以来中国大陆地区已陆续推出13个中译本,台湾地区也出版了4个新译本。我国早期书刊和上述中译本的出版,对《乌托邦》关于社会主义理想的传播起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启蒙和鼓舞了中国人民为实现美好的社会主义理想而奋斗。百年来,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广泛而深入的传播,几乎与乌托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译介同步。正是基于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乌托邦社会主义的空想,又继承乌托邦社会主义的理想,更超越乌托邦社会主义的理论论证和实践方案,实现了社会主义从乌托邦式的空想到历史实践中的科学的转变,推动中国革命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进程中最终走向了成功,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历史性展开,致力于实现21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
关键词:空想社会主义 莫尔 《乌托邦》 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作者高放,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北京 100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