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王浦劬 汤彬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世人瞩目绩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国特色党政治理结构的有效运行。与西方国家依托于韦伯式科层制的治理结构相比,中国国家治理的体制机制,具有独特的结构构成和运行...
-
作者:
张一兵
在海德格尔存在论中扮演关键性角色的此在概念,在康德、黑格尔哲学中实为一定的存在——定在。青年马克思在早期文献中,多用定在、社会定在和定在方式等概念,而在1845—1847年历史唯物主...
-
作者:
毛捷 刘潘 吕冰洋
财政金融体制和地方公共债务密不可分。理论研究发现,在隐性金融分权创造的弱融资约束环境下,税收分成对地方公共债务依存度和负债率均有正向刺激作用。背后的机制是,税收分成比例的提高...
-
作者:
易军
法律与法学的各领域中普遍存在“原则/例外” 现象,以体系性为标杆的民法领域尤甚。在规范关联的意义上,原则/例外关系意谓两个或多个有关联的规范中,一为原则规范,一为例外规范。例外规范是...
-
作者:
余成普
20世纪早期至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居民深受传染病和营养不良类疾病的困扰;在一系列干预措施的实施下,农村传染病的发病率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下降,至今保持在低流行水平;20世纪90年代以来,...
-
作者:
张政文
阐释观的迷失导致理论转场的失败。当代历史虚无主义往往以各种丧失知识公共性的阐释形式表现出来,注定无法成为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公共文化成果。
-
作者:
于雪棠
“辨”是战国诸子普遍运用的思想方法,“辩”是诸子普遍运用的话语方式,二者构成战国公共理性的两大基石。儒、墨、道、法、名诸家不仅实践“辨”与“辩”,亦对二者皆有论述。诸子均重“辨”...
-
作者:
沈松勤
20世纪初以来问世的大量词史专著,基本上将词的演变史依附于朝代的兴替史。这不仅为处理易代之际的词史带来诸多缺憾,而且一定程度上忽视或割裂了词在艺术上的规范体系的整体运行。在已有词...
-
作者:
张荣强
简纸更替对中国古代地方的行政管理与权力运作模式产生了重要影响。秦汉时期,由于简册书写不便,更因形体繁重,运输保管不易,以致户籍等各类基础帐簿只能在乡制作,最高呈至县级机构。这些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