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曹典顺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停留于这一判断有可能遮蔽对唯物史观理论演进中的阶段性逻辑结构的探究。马克思唯物史观经历了三个阶段,呈现出三种研究范式。第一个阶段是哲...
-
作者:
樊浩
2007年至2017年持续10 年的三轮全国调查、四轮江苏调查所提供的数据流和信息链及其精神哲学分析表明,改革开放40年,中国社会大众的伦理道德发展的文化共识已经形成。
-
作者:
郭台辉
社会科学与历史研究联系紧密。西方社会科学在19世纪形成的三种方法论传统——孔德的实证主义、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与韦伯的阐释学,都旨在理解与解决现代性问题,对社会科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
作者:
王旭
作为国家机构原则的民主集中制,对其进行宪法学研究需要遵循宪法文本蕴含的历史规律和重视国家机构组织运行的实践环境,追求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与规范逻辑的统一。对民主集中制的...
-
作者:
叶光亮 程龙
兼并收购不仅影响企业内部生产效率,还会改变企业间的合谋动机。建立理论模型分析上下游企业间的部分并购与行业合谋稳定性的关系,并探讨并购控制权、纵向交叉持股以及成本不对称等因素的影...
-
作者:
陈诗一 陈登科
系统考察财政支出乘数及其伴随经济发展周期的演化特征,是科学评估政府财政支出效果的基本前提,是合理制定和有效执行“精准”财政政策的重要基础,有助于新时代经济金融风险监管体系和现代财...
-
作者:
唐钧 李军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把人民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但在日常生活中,关于健康的价值理念、话语体系和行为方式已历时性地形成了一个特殊的逻辑链。认为“健康等于...
-
作者:
高玉
作为一种新的学术范式,文论关键词是进行文论概念研究和理论建构的重要着力点。文论关键词必须是关键性概念,非文论、非概念的词不是文论关键词。文论关键词研究就是要对这些概念的丰富性、...
-
作者:
马新
以往的文明起源与发展研究,对早期村落的地位与价值关注不够,使之几乎成为最为薄弱的一环。其实,中国早期村落与城邑同时脱胎于原始聚落,两者共生共存,是早期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作...
-
作者:
刘丰
长期以来,国际关系学术史的书写以“范式间辩论”为主线,制约了理论创新和知识增长的空间。为超越范式中心的视角,近年来研究者们分别尝试发掘非西方经验,借鉴跨学科知识,探索多种理论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