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期刊目录
选择期刊期数
英语世界中国文学史写作的评价和反思
作者:余夏云

  摘要:英语世界的中国文学史写作历时120余年,历经四个阶段。早期的中国文学史写作多为配合课堂教学而生,存在体系性弱、主观性强等问题。20世纪60年代,华裔学者开始主导中国文学史写作。此后,随着现代性的理论的引入,“现代性模式”成为主流的写史范式。21世纪以来,文学史写作呈现多元面貌。这些文学史著作取法各异,但集中揭示了文学史写作中普遍存在的主观和客观、典型和一般、引述和表述的对话关系,说明了文学史形态的复杂性。不过这些文学史书写存在理论先行的倾向,尤其是以现代性的理论描述中国文学发展的历程,忽视了对中国文学自身特色与传统的挖掘。同时它们更注重观念的阐发,缺乏对新材料的发掘。

  关键词:中国文学史 海外汉学 跨文化交流 多元文化语境

  作者余夏云,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成都611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