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蔡恒进
鉴于目前人机交互硬件、计算能力以及数据存储能力都远远不够的现实,如果将完美复刻现实世界作为元宇宙的终极目标,强调还原真实的体验感,那么现阶段对元宇宙的讨论就会更类似于一场炒作...
-
作者:
蓝江
近两年,元宇宙已经成为最炙手可热的词语。但对元宇宙的研究更多集中于虚拟与现实的二分,并在这个二元论的形而上学基础上进行分析。实际上,虚拟和现实的二分并不是元宇宙的社会认识论的...
-
作者:
何博超
如果从哲学角度对2021年以来思想界关于元宇宙话语的讨论作一个总结性评价,则需切中这些话语问题背后的“元问题”。从延伸性媒介主义、后现代断裂、平等诉求、资本批判、存在论、具身性这...
-
作者:
孙骞谦
自我有着多副面孔,例如生态学自我、经验中的主体自我、客体自我,以及叙事自我等。它们既然统称为“自我”,则暗示着自我的诸多面相可能分享统一的最小化结构。
-
作者:
于爽
对比当前的几种情绪理论及其优劣,可以通过对预测加工理论中实现预测误差(PE)最小化的知觉推理和行动推理两种方式的考察,引介一种情绪的内感受的外在行动推理观(IEAIE),将预测加工原...
-
作者:
叶菲楠
预测心智主张大脑是一台预测机器,用有层级的感觉推理和主动推理来减少预测误差。这一理论强调认知的实践优先性,掀起了认知科学和心灵哲学内部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
作者:
陆丹 王瑛
阐释是一种以获得承认、达成共识为目标且兼具相对独立性的社会历史活动。作为时代共识的精华,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也是一个私人话语不断被公共理性裁定有效并接纳进入历史、产生影响的过程...
-
作者:
钱一栋
在当代英美法哲学中,法律实证主义占据支配地位。法律实证主义自我定位为一种描述性、一般性的概念分析,主要目标是澄清法律的本性。通过检讨概念分析、描述性、一般性这三个元理论特征,...
-
作者:
周元任 陈梦根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现行统计与核算体系产生巨大冲击,数字经济测度成为研究热点。理论上,数字经济测度的内容重点涉及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测度、数字经济要素的测度、新经济形式与传统产...
-
作者:
张浩军
情感主义的美德伦理学对移情的表现、基础和功能进行了详细分析,但这些分析大多基于利普斯以来的移情心理学,而利普斯的移情心理学存在不少误解,例如移情是模仿;移情是投射;移情不仅是...
-
作者:
徐竹
行动的理由与实践推理是当代行动哲学的主要议题。行动哲学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不仅有必要借鉴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的丰厚资源,同时也有必要反过来对实践哲学的传统有所贡献。
-
作者:
陶涛
伦理学本应影响人类生活与道德实践,但现代道德哲学却越来越缺乏这种能力。美德伦理学的当代复兴,正是为了反思现代困境,重塑伦理学直指人心的力量。为此,当代美德伦理学者基于美德伦理...
-
作者:
孙国东
当下中国兴起的“历史政治学”与当下西方的“阐释政治学”有着相近的旨趣,都主张把历史带入政治分析。“阐释政治科学”和“阐释政治哲学”分别蕴含着社会科学和实践哲学导向的历史阐释,...
-
作者:
李精明
对艺术学理论知识体系及其认识论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张道一等四位代表性学者关于艺术学理论知识体系的论述体现了实在论、本质主义、辩证法等认识论特征。
-
作者:
刘卫国
中国现代作家论在研究路径上大致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是审美感觉评价型,一是社会历史分析型。两种类型各有特点,前者更重视作家的艺术风格,后者更重视作家的思想倾向。
-
作者:
侯敏
史料、时代与文本是现当代文学作家论不可或缺的三个重要评价标准。史料是作家论的根基,在史料选取过程中,只有注重搜集史料的“全”、致力挖掘史料的“深”、力避史料运用的“偏”,才能...
-
作者:
徐仲佳
当下的作家论写作不能令人满意,写作伦理失范是其原因之一。作家论的写作伦理要求有真诚的态度。所谓真诚是指写作主体在研究过程中尽己地投入个人的情感,忠实地传达自我感受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