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舒可文
在近现代中国的思想实践中,时间的结构彰显出一个隐藏的面向:未来。然而,对于“未来”向度的探索,西方思想大多转向了进步主义的线性时间观。在这样单向的时间观中,人类反而丢失了时间...
-
作者:
张小迪
影视剧《狂飙》通过大量挪用和索引香港影视剧中“江湖片”的类型元素,呈现出浓厚的时代韵味,潜移默化地钩沉着观众对许多过往流行文化的怀旧情愫。此剧的热播不仅反映着当下中国大众文化...
-
作者:
姚云帆
治安是现代西方治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它起源于古代城邦管理实践,并在现代欧洲绝对主义国家建立后从规范上层社会的“礼貌”中分化出来。现代西方治安观念进入中国社会之后,形成了一系列独...
-
作者:
傅正
2023年初,热播电视剧《狂飙》的题材是“扫黑除恶”“打伞破网”,这使它具备了刑侦剧和反腐剧的双重特性。当前人们对于这种类型电视剧的要求是既不能不真实,又不能太真实。不真实则不足...
-
作者:
邢哲夫
近年来的刑侦剧在表现英雄主义题材方面出现了一些新内涵和新视角,如心灵世界的英雄主义、专门领域的英雄主义、极端状态的英雄主义、错位身份的英雄主义。与之相关,在表达方式上有一些新...
-
作者:
范海敏
人工智能技术在艺术生产领域中的运用,打破了人与技术的陌生化关系,有助于从主体性层面反思人工智能的技术本质及人机交互的未来发展。从哲学的认知范式来看,摒弃主体统治客体的 “主客对...
-
作者:
李昕
近代以来,受西方女性解放观念的影响,东方千年来藏匿不显的女性世界开始为思想家们所关注,更为重要的是,这是在传统社会三纲秩序崩溃后,人们重新构建生活不可忽略的根本问题之一。与当...
-
作者:
刘振维
在古琴史上,关于第一个流派——浙派的流衍细节,直到晚宋元初的儒学家吴澄、袁桷方有较为明确的记载,为古琴发展与古琴文化保留了可贵的信史。但二人于儒学的态度上不一,吴澄重视发挥理...
-
作者:
郑涛
强调对身体的认知是现代雕塑区别于古典雕塑的核心特征。现代雕塑关切的重点是与观众的互动、对身体的表现与作品的介入性。进入现代之后,雕塑发生了物—身体转向,人的身体以及人对身体的...
-
作者:
邓刚
当代法国现象学家雷诺·巴巴拉斯在其2016年发表的著作《感通的形而上学》中,通过对于感通(sentiment)概念的深入阐发,建构了一种新的现象学美学。这一审美理论建基于他的生命现象学之上...
-
作者:
刘冰菁
法国马克思主义者居伊·德波主导的字母主义国际和情境主义国际的先锋艺术实践,往往被简单地混同于超现实主义和达达主义的先锋派艺术。其实,情境主义国际发起的情境建构、心理地理学、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