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赵汀阳
-
作者:
贺桂梅
21世纪是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国家建构和社会文化发生重要转型的时期,中国的“叙述”成为关键的主题任务。多种表意实践如何建构出有关中国的认知和表达这一语言或话语的维度,如何对21世纪中...
-
作者:
陈壁生
中国传统文明的核心,是礼乐文明。礼乐之所以成为文明,建立在一套对天地的形而上理解的基础之上。其中,天地生成论与天地结构论尤为重要。礼乐传统的主要论述者是东汉末年的经学家郑玄。...
-
作者:
张文江
孔门之学,要在礼乐,以此贯通古今。于礼乐之间,浑言为礼(包含乐),析言为礼乐。礼乐不可分,礼尚异,乐尚同,礼为形,乐为神,始于礼当终于乐。由礼乐而及六艺,形成华夏文明的整体学...
-
作者:
黄纪苏
广场舞是当代生活的一座观象台,空间、群体、意义、审美等是广场舞的几处观测点,而抛入其中的自己,则是舞台上的一个参照物。广场舞作为群众业余日常活动,其美学原则可以归结为乐即美。...
-
作者:
柳冠中
设计不能跟随市场、迎合市场,而是要看到这个世界真正的需求,进而定义需求、引领需求、创造需求。人们已开始将工业设计的实践与认识提高到“机制”创新、生活方式设计、文化模式设计及系...
-
作者:
张旭东
《三闲集》中作于1927年的文章,被鲁迅定义为《而已集》“续编”,它们同《而已集》中作于作者离开广州后的几篇一道,构成鲁迅“转折期”和晚期的意识缓冲和风格皱褶。在《怎么写》和《在...
-
作者:
冯庆
作为社会仪礼的一部分,婚礼摄影通过图像叙事的有机组织,唤起婚礼参与者对彼此生存体检的回忆与想象,“爱”的整体体验随之获得图示。通过营构各种“瞬时的永恒”场景,婚礼摄影艺术不仅...
-
作者:
袁恬
对于当下的诗歌写作者,一种值得努力的方向是,一方面重新激活古老的抒情诗传统;另一方面,将深刻理念、结构设计等以近乎直觉的方式不露痕迹地融入诗歌,调动感觉和诗歌语言去“找到”它...
-
作者:
阿莱达·阿斯曼 王齐
近年来,文化遗产保护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学界也对此展开了多角度的研究。德国康斯坦茨大学英国语言文学系阿莱达·阿斯曼(Aleida Assmann)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王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