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文明的中国路径——老子的《道德经》和阴阳原理
作者:莎伦·斯诺伊思
On the Chinese path to the ecological civilisation: Lao Tse’s Dao De Ching and the Yin/Yang
内容摘要:本文重点介绍中国传统哲学尤其是老子的学说在理解自然方面对我们的启示。《道德经》是一本重在论述“阴阳”的经典著作:阴阳互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并不断运动、同时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阴阳在宇宙的不同层次无限可分、相对而成为一体。阴阳原理、《易经》与欧洲科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性:阴阳原理与莱布尼茨的二进制计数之间、《易经》的64卦与DNA双螺旋结构之间都存在对应性和相似性的关联。阴阳原理在量子力学、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等领域也得到了证实。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与阴阳的思维方式在转变我们对自然及我们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上是非常重要的。马克思的思想中包含着符合阴阳原理的一些要素,但不能将之概括为阴阳之道。当今,读老子的《道德经》有助于打开我们的思维,启示我们在实践中将生态文明建设常态化。〔黄铭 吕夏颖译〕
莎伦·斯诺伊思(Sharon Snowiss),美国克莱蒙研究生大学(Claremont Graduate University)/克莱蒙培泽学院(Claremont Pitzer College)政治学教授。Email: sharon_snowiss@pitzer.e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