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传统工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审美追求、设计理念和制作技艺,是人类地域性经典知识的优秀样本。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传统工艺,对于赓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具有重要意义。
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这座被称为“钧都”的千年古镇,见证了国宝钧瓷传奇而曲折的发展变迁。从宋代的繁盛顶峰、元代的普及,到明清至近代的衰落,被世人惊叹“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钧瓷甚至一度濒临断烧。直到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钧瓷才绝地逢生,实现了从传统向现代的华丽转型,并走向世界舞台,散发璀璨光泽。这背后,是神垕钧瓷艺人对历史的坚守传承和面向现代的不断创新。
蓝印花布又称“药斑布”“青花布”。这抹传承近千年的靛蓝,曾引领时代潮流,“衣被天下”。明清时期,蓝印花布由于色彩古朴、寓意吉祥、耐脏耐洗等特点,成为广大劳动人民首选的布料。曾几何时,蓝印花布逐渐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如今它以另一种姿态回归了。2006年,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日,记者采访了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馆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吴元新,请他讲述自己与蓝印花布的故事。
一块表演幕布,两束灯光,手持不同造型的皮影,脚踏木鱼、渔鼓等乐器,配合着声情并茂的唱腔……灯光映射下,五彩斑斓、不同形象的皮影在演出者操纵下翻转着各种动作,投在表演幕布上,光影流转之间,一场泰山皮影的表演就此拉开帷幕。9月初,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泰山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范正安家里,他向记者现场展示了一段泰山皮影戏。
全面推进传统工艺服务乡村振兴——访中国文联副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
传统工艺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推动传统工艺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传统工艺服务乡村振兴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围绕传统工艺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等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文联副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
重视民间工艺的社会文化建构作用——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刘铁梁
传统工艺世代流传,不仅浓缩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精湛的百工技艺,还建构了乡村社会文化生态和民间社会交往的形式。如何理解民间文化生态系统中的传统工艺?传统工艺在城乡社会交往和文化交流中发挥了哪些作用?围绕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刘铁梁。
9月19日,第三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首届中华传统工艺大会落下帷幕。为期五天的展销,不仅带火了来自全国各地2700余家参展商的手工艺产品,还让这些琳琅满目的手工艺产品以“中华手造”这一闪亮的名片走向国际。作为此次博览会学术研讨环节,9月15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分会场举行了“中华手造发展峰会”,与会学者聚焦“中华手造”,从传统工艺中解读文明传承的基因,创造现代文明的生活之美。
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发展是传统文化复兴和文化自觉的内在要求,已成为中国人民当代生活的集体共识。我国幅员辽阔,农耕文明上下数千年,孕育了灿烂辉煌的传统手工艺,构成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传统工艺包括雕塑、陶瓷、织染、文房四宝、刻绘、编织等十余个门类,在历史上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田园生活,提升了农业生产力,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生活智慧。19世纪以来,伴随着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入侵,外国规模化生产的工业产品被源源不断地倾销到中国,从根本上破坏了自给自足的中国农耕文明体系,也渐次摧毁了传统工艺的原生形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加快工业化发展和城镇化建设,传统工艺一度处于被忽视的境遇。但是,进入21世纪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上升,国民文化自信显著增强,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大力推动传统工艺振兴和高质量发展。通过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不断实践,传统工艺以多种姿态回归民众,重焕当代新机,回归当下,再现文化光彩,正变身为时代“潮品”和时尚“新品”,成为赋能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手段。
传统手工艺源于民众日常生产生活,在当代社会变迁中已成为非遗保护的一个重要门类。传统手工艺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审美价值、思想智慧,在当代生活中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非遗技艺作为漫长历史中民众智慧的结晶,其独有的文化意蕴和可操作的生产盈利特质是当代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挖掘和传承,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当代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对文明传统中的物质遗产而言,是指其渗透、交融、行进于生活过程、生活本体、生活积淀中,被无意识地继承、叠加、扩充并发展的部分。正由于其与生活的一体性,它往往作为生活本身的一部分而融入日常行为,于衣、食、住、行、用这些最普通的过程中完成生活中的文化塑造。在这种物质文化系统和精神文明熏陶的氛围之下,婴儿从一出生就开始接受织造文明、缝纫传统、刺绣艺术、色彩象征以及祝福习俗这些物质及非物质文化的传播及塑造,身心成长及文化选择受到长远影响。因此,生活层面的物质或非物质文化遗存具有更重要的亲民性、生养性和广泛性特征。亲民性是就它与生活本体的水乳交融而言;生养性是就它对生活主体的基础支撑而言;广泛性是就它在生活底层的文化影响无处不在而言。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