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报道:文化融合与历史发展的见证——统万城
2019年03月08日 08:3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3月8日第1648期 作者:

  

  编者按:位于陕西和内蒙古交界,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的统万城,是大夏国都城遗址,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交往、互渗、融合的重要见证。历经1600余年的朔风寒雨、沙漠变迁,统万城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融合与文明发展。 

  探秘黄沙淹埋的千年古城 

  “雾扫清玄塞,云开静朔方。”陕北初冬的午后,浓雾散尽,天空一片澄明。记者从靖边县城乘车向统万城前进。这里是内蒙古与陕西交界的毛乌素沙漠边缘,道路两边,残余的沙丘已不多见。过了无定河上游的红柳河后,一座亮白色的古城遗址跃然闪现在大漠中,突兀而苍凉,这就是1600年前建造的统万城之遗存。红柳的落叶与荒草,越过颓败得只剩一条似土堤的城垣,攻占了这座古城池。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在20世纪60年代的田野考察报告里说:“在十公里外,越过波浪般的沙丘,就可以远远望见它那雄伟的造型,正好像一座巍峨的纪念碑。”

  邢福来:走进统万城考古

  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然而,“透物见人”是考古面临的一个终极命题,甚至是难题。考古出土的器物是不能开口说话的“无字天书”,学界出版描述遗存遗物的考古报告混合众多术语,常常让社会大众不知所云。普通社会公众想知道的不是出土器物的“长、宽、高”“早、中、晚”“石、铜、铁”,而是活生生的历史。考古学面临怎样把考古材料转换成史料的问题。一个真正的考古学者,肩负着透物见人、替古人说话,进而正经补史的艰巨任务。

  多学科综合研究揭示统万城环境变迁 

  显赫一时的统万城,在浩瀚的毛乌素沙漠南缘隐没了800余年,直到清代后期才被重新发现。20世纪60年代初,北京大学教授侯仁之考察统万城及其周围地区,提出一个被以往史家忽略的十分尖锐而极富现实意义的问题:统万城初建时,这一带的自然环境如何?如果也像现在一样到处都是流沙滚滚,赫连勃勃为什么要把都城建在这样一个地方?反之,如果建城之初,这里并不是沙漠,那么此处又是何时变成沙漠的?这些流沙从何而来?自2013年6月以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在相关研讨会上交流研究成果,实地考察统万城遗址,慢慢揭开了统万城环境变迁之谜。

  侯甬坚:修筑统万城——乱世中的超常创造

  统万城的创建者也即大夏国的创立者——匈奴族后裔赫连勃勃。赫连勃勃少年时和父亲刘卫辰住在河套内的悦跋城,却遭到北魏军队的突袭,当时部落奔溃,父子惊遁,其父为部下所杀。《魏书·铁弗刘虎列传》记述:“先是,河水赤如血,卫辰恶之,及卫辰之亡,诛其族类,并投之于河。”赫连勃勃逃了出来,但他不会忘记悦跋城的血光之灾。

  易华:欧亚大陆农牧交错地带的都城遗址 

  5世纪初建立、直至12世纪都是黄土高原重镇的统万城,是欧亚大陆农牧交错地带上的一个典型城市。如何从欧亚大陆农牧交错地带的视角研究统万城及民族间的交流和融合?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易华。

  王维坤:重视遗址保护 合理发掘利用 

  很多考古学家在面对遗址发掘时往往有着基于文化使命的两难:发掘可能意味着人类一段未知经历的揭示,而一旦暴露却可能因利益冲动等种种原因而无法填埋,只会使其走向不可挽回的消亡。要更好地保护文化遗址,必须在经济利益和历史意识之间求取最大公约数,为子孙后代尽可能留下更多的传世遗存。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