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打赢攻坚战和持久战 全面共治污染 建设美丽中国
2018年11月02日 10:2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11月2日总第1566期 作者:

  编者按:环境质量问题是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社会病症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本报特邀学者撰文,对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和持久战的问题展开讨论,以期学界加强关注和研究,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出谋划策。

  

  吴舜泽 赵子君:全面正确理解污染防治攻坚战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特别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这一重大决策做出了具体部署。通过调研了解到,一些地方和干部群众对打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必要合理性、全面内涵、具体路径的认识还不完全清晰,这直接影响从各自本职工作主动推进污染防治战的积极性。下面就为什么要打污染防治攻坚战、什么是污染防治攻坚战以及如何打好打胜污染防治攻坚战三个问题进行阐述。

  高世楫 王海芹:夯实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制度基础

  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是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自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来,中央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制定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实施了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十三五”规划继续把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作为重要的约束性指标,并增加了改善空气、水等生态环境质量的约束性指标。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部委各地区周密部署、认真组织、切实落实,实现了污染控制和环境质量改善的阶段性目标,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张孝德:基于东方智慧的新生态文明之路  

  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开启了一个新时代。被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不是单纯的治理环境战略,而是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一系列变革的新文明模式创新战略,是一个关乎中国与世界文明发展命运的战略抉择。

  林伯强:节约能源——污染防治的重要抓手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时期要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并进一步指出从2020年到2035年,要确保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环境“美丽”成为中国新时代的奋斗目标,也反映出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陈诗一:优化环保税制方案 加强雾霾有效治理

  以“雾霾”为代表的大气污染防治问题,是打赢“蓝天保卫战”、推进绿色发展的重中之重。过去五年多来,我国制定实施了以“大气十条”为主的一系列大气污染治理措施,雾霾治理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全部超额完成了“大气十条”的目标。但相对世界卫生组织对环境空气质量的指导值,我国大气污染治理仍有较大差距。同时,随着能源结构与产业结构优化空间及企业技术提升潜力的逐渐减小,未来污染减排成本将越来越高,我国雾霾治理将进入新的攻坚阶段。探索制定更为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是当前要关注的重要问题。2018年最新施行的环保税,作为污染治理的重要经济手段,在治理效果与治理成本平衡方面更具优势。2018年6月国务院印发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新“大气十条”),也强调要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税法。

  肖文海 蒋海舲 夏煜:深入推进生态扶贫——基于江西调研的分析

  生态扶贫是习近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脱贫攻坚领域的具体运用。生态保护扶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的一项重要内容。2018年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生态扶贫工作方案》。江西、贵州、四川等省份制订了生态扶贫的实施方案,在生态补偿、生态产业、生态搬迁扶贫等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良好成效。调研发现,当前生态扶贫还存在长效机制不够健全、脱贫效应有待提升、后续政策力度尚须加大、金融支持保障不足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不断夯实绿色发展的制度基础。

  潘家华:从诺德豪斯获诺奖看经济学人的气候变化研究之道

  美国经济学家威廉·诺德豪斯和保罗·罗默获得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彰他们在创新、气候和经济增长研究中的贡献。在欧美主流经济学家中,美国耶鲁大学的诺德豪斯和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的斯特恩在气候变化经济学方面均有开创性的突出贡献,都是潜在的诺奖问鼎者。前者的研究强调当前的效率,更符合西方经济学的“正统”;后者的创新,注重代际公平,有些“离经叛道”。两者研究之道,并不相同。从这一意义上讲,诺德豪斯有着更多的“正统”经济学的拥趸,率先摘冠。应对气候变化作为一个发展问题,涉及发展权益,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学者,一直在另寻其“道”。

  周力:构建生态补偿机制 防治重金属污染

  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具有不可逆性和长期性,严重威胁着我国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直接损害民众身体健康。为防治重金属污染,我国政府不断推进防治工作。2011年,国务院发布《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标志着我国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正式全面启动;2016年,国务院《“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出台,要求加大重金属污染防治力度;2018年,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加强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的意见》,要求到2020年,全国重点行业的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比2013年下降10%;集中解决一批威胁群众健康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突出重金属污染问题,进一步遏制血铅事件、粮食铬超标风险,建立企事业单位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因此,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响应党的十九大“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重点之一是解决重金属污染问题。

  沈坤荣 金刚:加快推动河长制全面见效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对于污染防治攻坚战,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包括“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在水污染治理领域,河长制备受瞩目。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