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报道:岭海之邦——南汉国
2018年02月02日 08:0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2月2日第1387期 作者:

   

  编者按:五代时期,已袭封为南海王的清海军节度使刘岩于公元917年在广东番禺称帝,国号大越(翌年改称大汉),史称南汉。公元971年,南汉灭于北宋。在正史中,南汉是被称为“僭伪”的偏霸政权,但其在政局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基本维护了岭南一方的稳定。本期独家报道关注近年来南汉国考古、历史研究最新成果,以期多角度呈现出鲜活的南汉历史。

  揭开南汉国海外贸易的神秘面纱 

  1997年,一支由德国和印度尼西亚联合组成的水下勘察公司在雅加达以北150公里的印坦油田海域25米处发现了一艘10世纪的沉船。该船长约30米,宽约10米,因沉船所在位置毗邻印坦油田,该船被命名为“印坦沉船”。

  走向海外的南汉铅钱

  五代时期的南汉国,不仅在岭南大地上留下了佛教遗迹,其所铸货币同样大量存于后世,其中存世最多的是“乾亨重宝”铅钱。古钱币学家王贵忱曾说,“用铅作币材的官铸币乾亨重宝,铸造数量之多和使用时间之长,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

  李庆新:从“海洋史观”新角度认识南汉国 

  南汉国统治者凭借其背山负海的地理优势,以及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制度遗产,很快通过海洋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海洋史研究中心主任李庆新看来,南汉国进一步拓展了唐代以来形成的南海至印度洋、阿拉伯海地区的贸易网络,并为北宋迎来海外贸易新局面奠定了基础。近日,记者就南汉国与南中国海贸易等相关问题,采访了李庆新。

  易西兵:五代南汉国历史的“考古拼图” 

  南汉国是五代十国时期中国南方的一个封建地方割据政权。南汉国疆域东至今广东福建之交,北抵湖南郴州,西控广西大部,南逾海南岛,周边与闽、南唐、楚国和少数民族政权大理等地方政权相邻。自刘岩以降,南汉历三世四主,凡五十五年。宋开宝四年(971)被北宋所灭。有关南汉的记载,见于北宋薛居正撰《旧五代史》、欧阳修撰《新五代史》、司马光撰《资治通鉴》。清代学者梁廷楠的《南汉书》中,比较全面系统地记载了五代南汉国的历史。20世纪以来,特别是1949年以来,学界通过历史文献,对南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兴王府建设、海外交通贸易等开展了广泛研究。

  探访南汉康陵

  2017年12月3日,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考古学会宋辽金元明清专业委员会、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办的“五代十国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举办。记者与国内关注五代十国研究的历史学者和考古学者,一同探访了南汉帝陵之一的康陵。

  全洪:南汉王宫的信仰与生活 

  广州市北京路南越王宫博物馆一带,被称为“岭南两千年中心地”。经过考古工作者多年发掘,发现了历朝历代的文化层堆积,其中尤为重要的就是南越王宫和南汉国宫殿遗址。广州南越王宫博物馆馆长全洪曾参与南越王宫、南汉王宫以及南汉康、德二陵等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近年来,他不断搜集与思考海上丝绸之路与广州的相关资料,对于南汉国历史、考古均有独到的研究和见解。

  探访桂林南汉造像记 

  在搜集南汉国资料的时候,一则201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地区发现南汉石刻造像的新闻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于是便有了探访桂林龙泉寺南汉石刻的想法。

  陈鸿钧:考释南汉——微考据里的大历史 

  在现存的南汉国遗迹中,尤其以佛教遗迹为多。这些遗迹成为后世研究当时社会历史的资料。广州博物馆副研究员陈鸿钧对南汉国镇象塔石刻、光孝寺东西铁塔铭文等金石铭文均有详细考察。那么,在这些“微”考据中,我们看到的是怎样的一个南汉?近日,记者采访了陈鸿钧。

  贺州的南汉往事 

  在南汉国的疆域中,贺州是一座失而复得、得而复失的军事重镇。对于刘隐兄弟来说,贺州是其家族的“龙兴之地”。刘隐之父刘知谦(又称刘谦)“少充贺水镇将”,因为节度使韦宙的赏识,“妻以兄女”,这就是刘隐生母。在黄巢起义时期,贺州地方动乱,群盗蚁结,刘知谦击贼屡有功,因而授封州刺史、贺江镇使,“使遏梧、桂以西,因遂徙家封州”。封州是广州的西大门,而贺州则是封州的门户。作为潇贺古道和贺江上游的重镇,贺州通过陆路可通湖南、桂州、昭州、连州,通过水路顺流而下则可直达封州、广州。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