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补短板、强弱项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7年12月15日 08:2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2月15日第1353期 作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与此同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面临困难和挑战,如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须“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本期特别策划聚焦社会安全治理、精准脱贫和环境保护三大重要且亟待攻坚的民生问题,引导学者展开深入探讨,呼应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诉求。 

  龚维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公共安全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安全、国家安全等整体层面对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的紧迫性、重要性、内涵、特点等进行了论述,并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角度对社会安全、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部署。

  魏钦恭 冯仕政: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 提升社会综合治理能力

  网络综合治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在制度、组织、技术、资源和观念模式等各方面进行统合协调,在将网络视为技术产物及社会化工具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有效规制,以更大化地发挥正向效用。对此,我们从以下方面简要讨论构建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对社会综合治理的重要性及需要面对的相关问题。

  颜烨:新时代安全治理重在化解风险迈向安全文明 

  进入新时代,实现强国梦,必然面对“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全社会既要应对自然系统风险,更要化解社会系统风险和生态系统风险。现代化的过程是诸类风险伴生集聚和迸发的过程,伴随全球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现代化的迅速发展及其内在矛盾风险的加剧,全社会对于各类安全问题治理的考量与日俱增。

  王晓毅:积极推动精准扶贫与绿色发展相结合 

  精准扶贫和生态环境保护是贫困地区面临的两个重要任务。生态环境保护要促进精准扶贫,扶贫要推动环境保护,环境保护和扶贫共同构成了绿色减贫。在生态文明和“两山”理论指导下,中国探索出一条绿色减贫的道路。

  陆汉文: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发展动力 

  贫困人口内生发展动力不足,是脱贫攻坚决胜阶段面临的重大挑战。为此,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扶贫同扶志相结合的要求,将提升贫困人口脱贫攻坚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已有理论中,“贫困文化论”在内生动力方面提出了比较有说服力的解释框架。该理论将贫困人口落后的认知观念和行为习惯作为贫困的重要原因,并基于此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干预理念。循此思路,20世纪80年代以降,关于我国山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文化的研究取得了较丰富成果,经济开放和外出务工对贫困文化的冲击和消解得到较多关注。但从我国扶贫开发实践进程来看,这些成果仍然不能满足应对新时代精准扶贫新挑战的需要。

  王雨磊:精准扶贫需注重家庭立场

  国家扶贫开发30多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成效。随着脱贫攻坚的持续深入,截至2012年,中国的贫困人口已经下降到总人口的10%,这意味着减贫进入“最艰难阶段”。严峻而迫切的脱贫攻坚战要求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基层尤其是家户的实际情况以及脱贫路径。只有精准地了解并针对家庭发展的境况、能力和诉求,才能更好地对接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实现最终阶段的脱贫攻坚目标。

  包智明: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优化西部地区资源开发模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避免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走弯路。为此,在西部地区资源开发中,我们必须树立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并重,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平衡充分发展。

  陈阿江:共生农业——生态智慧的传承与创新

  人类正在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向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演进。从农业发展方面看,中国有很悠久的共生农业传统。农药、化肥等新技术的广泛使用,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也造成了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等负面问题。近年来,一些新型的共生农业如稻鱼共生、稻虾共生、稻鸭共生等不断涌现,呈现环境与经济、社会多赢的格局,共生农业涉及的生态智慧传承与创新值得我们重视。

  陈占江:将社会带入生态文明建设的逻辑 

  在新的历史起点,党的十九大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中华民族的发展方向。进而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这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具体表达,在战略上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明确了新方向。沿循这一思路和方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上,将满足人民的双重需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言而喻,生态环境问题是人类为满足其物质需要而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所引发的生态衰退、资源枯竭、工业污染、环境风险等一系列危及自身的后果。在此意义上,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社会觉醒后的自我保护运动。将社会带入生态文明建设的逻辑并贯穿其始终,是应有之义和势所必然。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