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体系
2017年09月29日 08:0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9月29日第1303期 作者:

   

  编者按: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在中国当代文艺理论的发展历程中,马克思主义文学观始终居于主导地位,在问题意识生发、意识形态属性、学术立场与方法论诸多方面均起着导向性作用。 

  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论基础理论研究,明确马克思主义文论对文艺创作的指导作用,关注富有时代特征的前沿问题,对于推进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学术体系构建和话语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 

  党圣元:新时期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问题与导向 

  马克思主义文学观在中国现当代文艺理论批评发展过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自从马克思主义文学观念传入中国,并从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开始在革命斗争、革命文化建设实践中传播、运用以来,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批评的思想价值、话语体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对中国现代革命文学、社会主义文学的形塑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历程中,马克思主义文学观始终居于主导地位,在问题意识生发、意识形态属性、学术立场与方法论诸多方面均起着导向性作用。

  孙士聪: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中国经验 

  新时期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迎来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形成颇具时代特质的理论潮流,引领中国当代文论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论潮流植根于本土文学实践,具体体现中国传统与中国气质。当然,也有国外汉学家批评包括文学理论在内的中国文学实践“太过于关注中国的一切”了。从中国文论传统来看,这一批评的荒谬性不言自明,而换一个角度,它却从反面道出中国文论发展的本土性特质,即始终立足中国文学经验、关注中国文学经验、阐释中国文学经验,并由此形成对中国文学经验的理论抽象。这一特质在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中尤为突出。

  黄念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是一个由世界性理论向民族性理论转化的本土化过程;由经典性理论向当代性理论转化的时代化过程;由普遍性真理向具体性实践转化的实践化过程;由精英化理论向群众性意志转化的大众化过程。

  季水河: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理论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理论于20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不仅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国化的进程,而且影响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观念的确立,促进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发展。可以说,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至80年代的中国文学发展史,始终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的精神,回荡着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的声音。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引进与中国文坛上先锋文学、现代派文学、新写实主义文学、穿越文学、玄幻文学等非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涌现,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理论的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那么,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理论究竟有没有当代价值?它对21世纪的中国文坛还有没有指导意义?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马建辉: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引领文艺创作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关键在于构建其具有深刻阐释力的当代中国形态,并以之指导文艺评论、引领文艺创作。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和《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引领了当前文艺创作发展的方向,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和社会主义文艺理论,而针砭文弊、激浊扬清即是时代赋予每个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者的责任和使命。

  赖大仁: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人性观看当代文艺发展 

  文学艺术要反映人的生活并表现思想情感,就要涉及对人的理解。对于当代文艺现实而言,应当怎样理解和表现人的生活及人性,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尤其值得我们重视并深入思考。在今天,马克思主义文论中的人性观仍然指引着我们对于文艺表现人性问题的思考,从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曾军:马克思主义文化生产理论的当代阐释

  从生产的角度思考文化,一直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重要维度。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资本论》,马克思开创了文化生产理论的研究空间。

  傅其林: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经典的传承与创新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一定意义上传承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文本话语、基本理论和精神特质。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不仅大都有着马克思主义革命实践经验,积极通过实践改变世界,转变现实生活,而且重视经典马克思主义著述的引述及其核心命题的具体阐释。伊格尔顿在《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指出,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末的马克思主义批评,都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内部的一定区域相对应,形成人类学、政治、意识形态、经济四种主要模式。但是,伊格尔顿所总结的四种模式,并未充分彰显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传承经典的主要内容。事实上,上述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四种模式,应该拓展调整为实践现实论、历史唯物论、政治革命论、意识形态论、经济论等五种理论形态。

  李昕揆:文艺媒介学——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新领域

  当前,媒介文化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景观,媒介化现实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情境。直面媒介现实对文论带来的巨大冲击,迫切需要以马克思主义文论为主导的中国文论研究,在既不违背原典精神又能体现传承创新精神的前提下,生成符合当今时代与现实需求、具有思想深度与理论内涵的话语系统和阐释方式。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