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完善机制建设 深化金砖合作
2017年08月18日 08:2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8月18日第1273期 作者:

  编者按: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建设已经走过了第一个十年,正步入第二个十年。在这个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节点,检视金砖国家过往合作历史,总结经验教训,寻求深化合作、提升合作成效的合作机制建设新方法、新路径,对于开创机制合作新的黄金十年,至关重要。时值中国厦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之际,本报特邀请国内外相关专家就金砖国家完善机制、深化合作相关话题建言献策、各抒己见。

  黄茂兴 叶琪:探索金砖国家结构性改革新路径 

  作为全球治理的后来者,金砖国家正面临着严峻的发展结构性问题的考验。如果不加强自身的结构性改革,金砖国家很难在短期内改变自身在国际发展与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格局,平等地参与国际事务,并进而影响全面崛起的势头。

  林宏宇:全球化新趋势与金砖国家全球治理新角色

  2017年,金砖国家(BRICS)将开启第二个十年的国际合作。在全球化出现新趋势并给金砖国家合作带来新挑战背景下,深化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建设将是金砖国家需要直面的关键话题。

  谢刚:总结合作成果 提升协作能力

  目前,全球经济未见明显起色,贸易量略有下降,全球投资紧缩,反映出发达经济体的贸易保护主义升级,全球社会经济问题日益严重。随着英国脱欧变为现实,主张“美国优先”的特朗普政府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能源难题、气候变化等一系列非传统安全问题凸显,这些均需引起金砖国家领导人的关注。9月将在厦门举办的主题为“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开辟更加光明未来”的第九次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应该为全球未来蓝图提出规划、成为驱动全球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何传添 林创伟:以金砖合作引领世界共享发展 

  从首次金砖国家外长会晤至今,金砖国家合作已经走过10个年头。金砖国家已经从研究报告里的投资概念,逐渐成为发展中国家互利合作的典范。过去十年,金砖国家的合作虽然成绩斐然,但也存在不少“成长中的烦恼”。今年,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将于9月在厦门举行,又恰逢金砖国家第二个十年合作的开局之年。为此,我们建议采取如下几项措施,助力金砖国家合作开创更加辉煌灿烂的新篇章。

  格奥尔基·托洛拉亚:提高合作制度化水平 强化金砖国家全球治理作用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正在稳步发展并被视为新兴经济体国家政策协调的重要平台。金砖国家经济贸易增长势头强劲,在全球市场所占份额不断提升。尽管部分成员国的内部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但西方仍然视金砖国家为国际关系转型阶段全球治理的新兴力量。

  西尔维·马特利:金砖国家加强合作需管控分歧 

  英国经济学家、时任美国高盛集团首席经济师吉姆·奥尼尔(JimO’Neill)2001年首次提出了“金砖四国”(BRIC)概念,这4个国家成为2008年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新的增长引擎。2010年因南非的加入形成了现在的金砖国家(BRICS),进而打开了面向非洲的大门。金砖国家重新开始了对冷战时期不结盟国家的讨论,提出了不以一方统治另一方为基础的、与以往世界和国际关系观念不同的看法。由于这些国家在经济上的重要性,它们被视为正在崛起的大国。

  克服干扰 协调共赢 兼顾效率

  迄今八次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的成功举办,不仅有效促进了金砖国家开放合作的发展,还提升了新兴及发展中经济体话语权。但近年来金砖国家出现的减速分化,提出了如何推动金砖机制创新以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命题。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将于今年9月在厦门举行,金砖机制建设将成为重要内容。结合当下区域及全球治理动向,推动金砖机制创新升级需要关注以下三大重点。

  王中美:推进金砖国家贸易便利化制度安排 

  贸易便利化通常是指政府通过简化程序、协调法律法规和标准、采用新技术等有效方法,消除或减少资源跨国流动和配置的机制性和技术性障碍,以提高贸易的运作效率。由于贸易便利化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公认,目前几乎在所有的单边国内贸易促进措施以及双边、区域性和多边贸易互惠条约中都包含了贸易便利化的内容。金砖国家在贸易便利化方面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从贸易便利化建设与合作入手,不仅可以扩大和改善金砖国家之间的贸易,也会对各国国内的机制、体制改革产生积极影响。

  林跃勤:完善金砖机制 提升合作成效

  作为新兴大国间的洲际多边合作机制,金砖国家合作业已走过十余年历程。这段期间内,金砖国家开展了大量合作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整体而言,作为新兴经济体的多边合作新框架,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后来者,其快速崛起,产生了深刻的国际影响。应该看到,金砖合作机制需要适应新全球化发展时代诉求,进一步实现成熟和完善,基于务实层面的合作,不断加强自身机制建设,取得更大的合作成效。在这一承前启后的历史节点,金砖国家合作要跨入更加稳固、更有成效的第二个黄金十年,迫切需要深入谋划机制完善之策。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