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报道:针尖上的中国
刺绣艺术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发展
2017年06月02日 08:1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6月2日第1218期 作者:

        

   编者按:小小的一根针,传承着历史,联结着古今。刺绣作为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闻名遐迩的古代丝绸之路上,蚕丝和刺绣,不仅是珍贵的货物,更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是除瓷器之外中华文明的又一张名片。清代中叶以降,我国的刺绣艺术臻于完善,各地刺绣工艺业已形成独特的风格。其中,较著名的江苏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四川的蜀绣和广东的粤绣,被世人称为“四大名绣”。

  “针尖上的中国”有何种魅力,使之穿越沙漠、远渡重洋,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近日,本报记者通过实地探访“中国四大名绣”,以期较全面地展示刺绣艺术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发展。

  苏绣:绣艳天下 历久弥新

  苏绣位列中国传统“四大名绣”之首,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苏绣的发展史长达2000多年,传统苏绣至明清时期发展至全盛。近代以来,随着工业化不断推进,以及电脑绣花、机器绣品的大量涌现,以手工为主要制作方式的苏绣,其生存空间一度被严重挤压。

  镇湖苏绣:刺绣产业集聚化代表

  苏州镇湖作为当前中国刺绣产业集聚化发展特征较为明显的地方之一,从其苏绣产业上,可窥中国刺绣现状与未来。镇湖久有“家家有绣棚,户户习针巧”的传统。刺绣成为镇湖的支柱性产业。近日,记者来到镇湖,探寻刺绣业发展的轨迹以及值得借鉴的经验。

  传承方式创新为苏绣注入活力

  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苏绣活态传承的关键因素是人。能否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保持从业队伍结构合理、规模稳定并不断壮大,是苏绣繁荣发展的关键因素。从历史发展来看,苏绣能够保持蓬勃生机,与其在技艺代际传承上的积极探索密不可分。以往,苏绣主要采取师徒传承、家庭传承、作坊传承等模式,近年来,专业教育机构发挥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功能,主动探索专业人才的现代化培养路径,为苏绣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

  湘绣:传统手工艺焕发新生机

  湘绣是在湖南民间刺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传统手工艺。湖南民间刺绣工艺流传久远,曾普遍存在于湖南人民的生活中,大至帐檐、被面、衣饰,小至枕头档、口水兜、荷包,都少不了精美刺绣。市场经济和大机械化生产的冲击,使湘绣的保护与传承既面临着重重危机,也迎来了发展新机遇。近日,记者在湖南省长沙、益阳等地进行了实地采访。

  刘爱云:用一生来诠释和传授湘绣

  刘爱云,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007年被评为湘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79岁高龄的她至今仍在校授课,力图将毕生钻研习得的刺绣针法、技巧传授给新一代湘绣人。

  唐利群:探究湘绣题材与上稿方式演变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湘绣经历了针法工艺、题材、表现形式等方面的演变,形成了“选样(设计绣稿)—上稿—配线—上绷—刺绣”的工艺流程。围绕湘绣题材及上稿方式的变化,记者采访了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艺术学院院长唐利群。

  蜀绣:穷工极巧的巴蜀文化瑰宝

  蜀绣是以成都为中心的手工丝线绣,是巴蜀文化中的瑰宝。在中国四大名绣中,蜀绣经历数千年悠久历史,拥有132种针法,独具80余道衣锦线。2006年,“蜀绣”和“蜀锦织造技艺”一起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四大名绣和四大名锦8种非遗中,成都同时拥有2种,这反映出成都地区织绣技艺的高超水准和地域传统。日前,记者探访了蜀绣展示与保护场所,采访了有关专家学者。

  培养专业人才 推动广绣发展

  看着学校工作室里历届研究生留下来的广绣作品,广州大学岭南传统工艺广绣方向硕士生导师杨晓旗有些落寞,她不知道这个专业是否还能够继续。从2011年起,广绣专业一共招收了12名硕士生,2016年面临无人报考的窘境。然而,广绣专业在高校遭遇尴尬,如广绣在市场的处境一般,鲜有人关注。

  潮绣:朱幡影里绣屏好

  在清代,苏绣、蜀绣、湘绣、粤绣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绣。粤绣又分为以广州为中心的广绣和以潮州为中心的潮绣。潮绣有强烈的地方色彩,构图饱满均衡,针法繁多,纹理清晰,金银线镶,色彩浓艳,装饰性强,尤以富有浮雕效果的垫高绣法独异于其他。此外,具有金碧、粗犷、雄浑的垫凸浮雕效果的钉金绣也尤为引人注目,多用于庙堂会所装饰和喜庆事宜。

  王亚蓉:珍视传统刺绣 挖掘遗产价值

  刺绣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记者近日就传统刺绣的成就及价值等问题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王亚蓉,她表示,传统刺绣尤其是在色彩的调和与对比、针法的运用方面成就极高,值得我们珍视。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