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当代智库使命与中国智库建设
2017年03月31日 08:0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3月31日第1179期 作者:

      

   编者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战略目标。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和推动下,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快速发展也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质增效也已成为全球智库发展基本趋势。为此,本报特约国内外多位智库专家围绕中国智库创新发展和深化智库国际合作建言献策。

  罗来军:智库参与国家治理的几个关系

  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智库建设,不断推进智库在政策研究、决策咨询和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

  王辉耀 苗绿:全球智库发展趋势及中国应对

  智库,具有产生新思想、影响政治决策、引导舆论、教育公众、储存和输送人才、开展“二轨”外交等功能,影响甚大,被称为所在国立法、行政、司法权力机构之外的“第四力量”。纵观世界史,几乎每个大国崛起的背后,都有来自智库的力量支撑。21世纪的今天,智库更成为一种“全球现象”:2016年,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智库总量已达到近7000家,涵盖国内经济政策、教育政策、能源政策、卫生政策、环境政策、科技政策、政府治理、国防与国家安全、外交政策、国际经济、全球卫生政策等方方面面。

  余敏江:智库作用与国家治理能力提升

  智库是国家治理的“大脑”。国家治理层面的决策具有整体性、综合性、长期性等特点。智库以兼具学术性和实用性的科研成果契合了国家治理对专业知识和权威信息的要求,以持续化和前沿性的科研成果契合了国家治理对源头治理和先期治理的双向要求,以综合集成的科研成果契合了国家治理对整体性治理的要求。智库功能的充分发挥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李闽榕:完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评价体系

  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智库评价对智库建设与发展具有导向性作用。党的十八大后,中国智库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了有益帮助。同时,智库发展也出现了“虚热”、泛化、商业化等问题,亟须建立科学的智库评价体系对智库建设与发展进行引导。

  李刚:提高智库评价科学性

  对任何智库评价的结论都要辩证地看待,不要把任何智库评价报告的结论绝对化,因为所有智库评价体系都只是对智库的抽象和简化,把复杂和个性化的智库抽象和简化为几个关键指标,这种关键指标是不是有足够的说服力和解释力,需要经过一个较长时段的检验才能说明问题。

  盛明科 蔡振华:建构高校智库三维评价体系

  特色新型智库发展需要科学的评价体系支撑。高校科研院所由于具备专业研究、学科齐全、知识创新、人才汇聚等优势,承担着特殊的科学发展使命。不同类型智库在发展模式和内在机制等方面存在着诸多显著差异,与此相应,在评价机制和方式上,高校智库亦有别于其他类型智库。那么,对此类智库的适应性评价,也有其独特之处。一方面,高校智库建设要以破解差异化内涵、同质化评价这一难题为目标指向,实施科学的分类评价体系。另一方面,在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热潮下,面对质量不一、类型各异的智库机构,各方评价主体难以避免陷入众口难调的形式化评价窠臼,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坚持实效评价,推动高校智库的内涵式发展。

  蔡春林 刘美香:金砖国家智库发展及其启示

  俄罗斯、印度、巴西和南非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代表,其智库建设在全球正处于发展阶段,目前已经具备发展基础,未来发展势头良好。此外,四国也开始从政策和战略层面注重智库的国家影响力建设,以求国家在获取与区域或全球性大国地位相匹配的战略利益时能够得到智力支撑。俄罗斯、印度、巴西和南非部分智库已经跻身全球知名智库前150位,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四国智库发展的现状及国际影响力,对此进行研究分析,可总结出一定的智库发展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狄伯杰:中印智库对话促进双边发展

  从全球范围看,比起20世纪来,智库在21世纪或将开启一个新局面。从政治到治理,从贸易到经济,从外交到军事等等,它们积极地影响公众讨论和政府决策;无论是顶尖学者、退休外交官还是军事战略家,都开始参与政策的制定与咨询。

  马克斯·科代罗·皮雷斯:智库在中巴关系中发挥突出作用

  两国间友谊纽带的建设,往往超越国家或传统外交范畴,需要依赖更广范围更多层次的互动,这些互动贯穿公民社会及其内部方方面面,包括学术、文学、文化、媒体、体育,等等。这些互动是公共外交的具体表现,而公共外交也是一国软实力的重要方面。巴西和中国两国关系的建设也遵循着这一模式。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