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交流与互鉴——中国考古“走出去”
2017年03月17日 08:1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3月17日第1169期 作者:

    

   编者按:“一杯红茶一个馕,一把手铲方中忙。”这是中国考古队在伊朗高原的纳德利土丘遗址工作的真实写照,相似的场景还出现在中亚、南亚、中美洲大陆上。他们把中国考古人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的理念、思路和方法带到当地,为释读世界其他古老文明做出自己的思考,在文明的交流中互学互鉴。

  近年来,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迎来了新的时代机遇,中国考古“走出去”的步伐也越迈越扎实,越走越深入,不断地在世界考古的蓝图上绘出属于中国的水墨丹青。

  王巍:用足迹丈量出世界考古蓝图

  “到国外考古,是几代中国考古人的梦。”3月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考古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由考古研究所负责中心的组织和管理。在中心成立大会上,除了来自全国各地、富有海外发掘经验的中年骨干,还有满头银发的八旬老专家,以及海外学成归来、即将远赴埃及发掘的青年学子,大家济济一堂,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拯救吴哥:古迹保护与考古研究并重

  柬埔寨的吴哥古迹于1992年被世界遗产委员会以濒危遗产的形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柏威夏寺也成功列入该名录。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面,由法国和日本牵头,组织国际上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发起拯救吴哥保护行动,并成立了保护吴哥遗址国际协调委员会(ICC),从而揭开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合作行动的序幕。经过多年努力,吴哥遗址于2004年成功地从《世界濒危遗产名录》中被移除,吴哥遗址保护行动中展现出来的多国合作模式和跨学科综合性的保护和发展方法,也使其成为全球范围内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

  走近玛雅:科潘的发现和思考

  走出去,到世界其他主要文明的核心地区进行发掘与研究,是中国考古学家的夙愿。在2000年开始的“中华文明探源”项目实施多年后,这一愿望变得更加迫切,因为参与项目的学者深切认识到,要认识中华文明的特质,必须要与其他文明进行对比,而我们对其他文明的了解十分有限,加深了解的最好方式是从最基础的考古工作开始。

  寻找中印千年贸易通道

  自2014年至今,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与印度喀拉拉邦历史研究委员会(KCHR)合作,在印度西南沿海地区,针对古代港口与临近城址进行了初步的考古调查,并对其中几处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由此获得的一手考古材料,为我们认识中印之间古代海路与陆路交通的历史,以及两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历史,提供了重要参考。

  刘涛:定位明铁佩——复原丝路历史风貌

  2012—201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成专门考古队,与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专业人员联合对明铁佩遗址先后进行了4次考古发掘工作,获得了一批重要的考古资料。

  水涛:中国考古队开启伊朗之旅

  2016年11—12月,来自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物系的考古队在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东北部的北呼罗珊省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这是中国考古队首次进入伊朗高原,在当前“一带一路”的研究热潮中,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南亚次大陆最后一个佛教中心

  2013年,由素菲·诺曼纳(Sufi Mostafizur Rahman)教授带队的奥迪海亚·阿斯温考古研究中心的考古学家在纳提什瓦发掘区揭露出密集的古砖,发掘面积344平方米。毗诃罗普尔是西藏噶当派祖师阿底峡(982—1054)尊者的出生地,鉴于这一特殊的因缘,主持这个项目的阿哥拉萨―毗诃罗普尔基金会通过孟加拉国外交部,向中国驻孟大使馆提出了合作请求,希望得到资金和技术力量方面的援助。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