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文化认同与传播
2016年06月24日 07:4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6月24日第993期 作者:

  

  【编者按】中国作为历史底蕴厚重、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坚持和平发展、推动合作共赢、坚持维护国际公平公正,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以来,已达成广泛的国际共识,成果丰硕。在未来“一带一路”建设中,文化交流大有可为。本期策划,我们特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文化认同与传播的战略意义、现实考量等话题展开学术探讨和理论对话。

  实施“一带一路”倡议需文化先行

  “一带一路”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推动中国发展与国际合作的战略构想。其宗旨是打造发展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方式是共商、共建、共享;任务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经贸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目标是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和平发展、和谐合作、互利共赢。实现这样的战略目标,必须本着“亲诚惠容”的精神。笔者认为,要做到“亲诚惠容”,必须文化先行。

  新丝路助力“文化中国”建设

  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重要表现的“文化中国”,主要有纵、横两个维度,纵向维度是中国文化绵延数千年的文化精神及其表现的文化载体,横向维度是中国文化对世界各国人民的吸引力。新丝路建设,能助推“文化中国”建设,对内促进纵向维度的丝路文化资源创新利用,对外促进横向维度的丝路文化精神创新传播。

  “一带一路”建设中推进文化认同的策略

  “一带一路”建设的主体功能是经济上的互相促进、互相融合,这个战略能否顺利推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的认同,特别是沿线国家民众对中国文化的认同,而不完全取决于经济利益关系的一致性,不能简单认为经济合作就能完成这一战略。推进中华文化被“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各民族认同,既需要物质文明的支撑,也需要制度文明的支持;既需要企业的积极作为,也需要媒体的巧妙宣传;既需要经济界的强力整合,也需要政府的柔性浸润;既要传播积极文化,也要正确对待消极文化。

  加强“一带一路”文化传播中的符号生产

  文化传播相较于经济、政治的直接影响而言,其影响显得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但文化又是认同的内在基础。目前“一带一路”文化传播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上热下冷、内热外冷的情况。上热下冷是顶层设计要进入国民日常生活观念系统中,需要建立的群众基础问题;内热外冷是倡导国要为自己的主张赢取其他相关国家支持协作而须建立的共商共建问题。这两个问题都至关重要,可以说“一带一路”建设能否顺利推行即取决于这两个问题的解决程度。

  面向“一带一路”汉语国际传播的两种形态

  “一带一路”部分关联国(东亚、东南亚地区)传统上受中国儒家文化影响,在文字系统的创制上借鉴过汉字,或在历史上较长一段时间内使用过汉字,并且精英阶层广泛学习过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具备汉语扩散的较多历史拉力因素。

  “一带一路”上的瓷器贸易与世界文明再生产

  “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让丝绸之路再一次受到关注。美国学者罗伯特·芬雷曾在他的书中写道:“人类物质文化首度迈向全球化,是在中国的主导下展开的。在绝大部分的人类历史时光之中,中国的经济都是全世界最先进最发达的。”回顾当年在海陆两条丝绸之路上所发生的有关中国陶瓷贸易而带来世界文明互动的历史,让我们重新确定中国的物质文化在世界文明再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其所占有的位置和所处的坐标。

  跨文化大传播视角下的“一带一路”建设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带一路”的画卷逐步展开,更多的人也汇入有关“一带一路”的“协奏”。声音不少,大多集中在经济领域和发展视角下,实现物流、资金流、人流的互联互通,实现各方经济上的共同发展。

  奠定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认同的基石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出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战略。“一带一路”不仅是一个涵盖40亿人口、惠及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世纪性重大决策,也是需要动员丝路沿线国家及地区诸多有利因素才可能共襄盛举的宏大国际合作工程。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