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贯彻落实绿色发展新理念 共商“十三五”节能减排路线图
2016年04月01日 08:1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4月1日第938期 作者:

    

  中国节能减排主攻方向

  现阶段中国节能与减排具有一致性。今后政府将面临难度更大和成本更高的节能减排任务,尤其是“十三五”期间,政府通过关闭落后产能等行政措施实现节能减排的空间减小,所以节能减排措施应从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变为以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为主,减少市场扭曲,发挥其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生态问题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令世界瞩目。与此同时,频发的生态问题也使我国的发展方式饱受诟病。2013年以来,国内雾霾愈演愈烈,有席卷全国之势。我国在近年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中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这些都使生态平衡问题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亟须解决的一大难题。

  绿色资源革命中的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的推广和发展是贯彻落实“绿色”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技术范式。不少学者对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以为这是一种“高成本、不经济的经济”,是“没有增长的发展”。那么,循环经济是否会牺牲增长?循环经济究竟是否违背了经济增长的一般规律?

  能源环境对国家战略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由于我国采取粗放型发展方式,能源污染密集型产业和低端制造业占比过大,单位GDP能耗不仅高于欧美发达国家,甚至高于巴西等许多发展中大国,粗放型发展带来的弊端十分明显。传统增长方式难以为继,一系列能源环境问题环环相扣,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结合我国国情和发展现状,深入研究“能源—环境—经济”问题,就显得十分紧迫。

  从战略高度推进能源结构优化

  中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能源与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能源结构优化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环境质量、促进节能减排都具有重要意义。在能源结构优化方面,研究国外能源结构演化的规律性和外部引导措施,可以提供有益启示。

  发展碳市场促进节能减排

  “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推行,高扬着极其重要的法治精神。权力清单高扬的是‘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法治精神,责任清单高扬的是‘法定职责必须为’的法治精神,负面清单高扬的是‘法无禁止即可为’的法治精神。”在周文彰看来,这三张“清单”的推行对于建设法治政府、划清权责边界、保障公民权益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发展碳市场促进节能减排

  在众多节能减排的政策工具中,碳市场作为一种制度创新近年来备受关注。2011年,中国在7个省市开展碳交易试点。碳市场在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展了多年,由此促成的节能减排成效明显。但在中国建立碳交易市场体系,仍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

  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考评体系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中后期阶段,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为了我国能够顺利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任务,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考评体系必须坚持高标准。

  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强社会治理基础制度建设,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实现社会充满活力、安定和谐。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岳经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一表述不仅反映了党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对社会治理实践的新认识和新要求,也为社会科学工作者开展社会治理和社会建设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新的方向和新的视角。

  推广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

  在推动节能减排和建设生态文明的宏观背景下,我国的水泥行业作为资源、能源密集型产业,近年来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结构调整和节能降碳等多重压力。同时,伴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活垃圾等废弃物的产量急剧增加,“垃圾围城”以及“邻避效应”现象时有发生,成为制约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桎梏。治理水泥行业的大气污染,破解“垃圾围城”困境,可以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以及市政污泥等废弃物,这是促进水泥工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2015年,工信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试点工作的通知》,为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提供了政策保障。

  征收碳税是我国低碳发展的重要选择

  经过近10年的研究,碳税从学术理论到政府政策还有最后一公里。目前在政策层面推动碳税,仍然有很多阻力,这和我国大的政策环境有关。尽管政府在各种条文中都谈到气候变化和减排,但鉴于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有可能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我国还没有形成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舆情环境。尽管如此,我国各个层面都开始认真面对温室气体减排问题,实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有了良好的环境。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