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报道:年画里的中国
2016年02月05日 08: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2月5日第903期 作者:

  

  编者按: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亦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然而,随着时光流逝,年画日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近年来,在“非遗”保护工作的推动下,人们正积极探索年画传承与保护措施。春节将至,本报记者走访了杨柳青、桃花坞、杨家埠三大具有代表性的木版年画的生产地,与传承人、学者共话“年画里的中国”。

  天津杨柳青:彩绘工艺为年画“点睛”   

  天津杨柳青年画始于明代,因杨柳青镇而得名,因其遗存丰富,有“民间大百科全书”之称。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走出国门

  与其他民间艺术一样,杨家埠木版年画在传承的同时正面临着式微的困顿。是坚守世代相传的古老年画技艺,还是在守望传承中创新发展?杨家埠木版年画在探索的路上前行。日前,本报记者走进杨家埠村,了解这一古老技艺的传承与流变。

  苏州桃花坞: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发展

  正值寒冬,在淅淅沥沥的冬雨中,记者来到坐落于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的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一推开门,记者就看到置物架旁整齐摆放的桃花坞木版年画,一张张色彩鲜明、线条优美的画卷,让记者提前感受到了中国传统佳节的喜庆气氛。在这里,这朵被誉为“东方古艺之花”的桃花坞木版年画继续展示着它的“传奇”。

  年画:中国农耕社会的百科全书

  在中国古代农耕文明时期,木版年画不仅是中国过年、民俗节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中华民族的精神与物质生活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所承载的民族记忆、历史信息是我们了解中国传统农耕社会变迁的“密码”。对民俗学家而言,木版年画有着怎样的魅力?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乌丙安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在当代文明语境中发掘年画价值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贴年画是中国千百年的风俗。木版年画从孕育到发展历时千年。它生于民间,传于民间,是最贴近百姓生活的艺术形式。“贴年画”的年俗是如何兴起的?为何深得人们喜爱?本报记者采访了民俗学、人类学、艺术学领域的学者。

  捕捉年画的艺术形态

  “年画”一称始于清人李光庭在《乡音解颐》中所写:“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在全国各地的众多年画流派中,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江苏桃花坞年画、四川绵竹年画最为著名,被誉为“中国四大年画”,此外还有河北武强年画、河南朱仙镇年画、广东佛山年画等。不同产地的年画在制作工艺、风格特色方面不尽相同,但无疑都是久经风霜而弥足珍贵的民间艺术形式。

  木版年画保护与传承的关键是“人”

  “不贴年画,不算过年”。年画是民众喜爱的民间艺术形式。然而,孕育于汉唐,发端于两宋,鼎盛于明清的年画正逐渐走向式微。

  “桃花坞模式”的借鉴意义

  桃花坞木版年画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不仅在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在国际上也被日本、英国等多个国家博物馆收藏,被誉为“东方古艺之花”。2006年桃花坞木版年画首批入选国家“非遗”名录,成为桃花坞木版年画在21世纪复兴发展、创新传承的关键节点。

  从抢救整理走向学术研究

  木版年画有着灿烂辉煌的过去,也曾面临日渐衰微的窘境。近年来,随着《中国木版年画集成》、《中国古版年画珍本》等著作出版,木版年画的抢救、整理与保护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