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中国传统文化海外传播的现状与路径
2016年01月29日 08:3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1月29日第898期 作者:

    

 

  编者按:自商周秦汉肇启,经唐至明,中国传统文化的海外传播与影响逐步拓展与巩固,逐步形成了以汉文化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明清之际,通过东学西渐,中国传统文化对欧洲启蒙思想亦产生了重要的文化影响。进入新世纪,“文化软实力”战略地位日益凸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海外传播如何在当代语境中得以诠释?如何在接受国形成文化认同?这已成为新的时代命题。本期特别策划特邀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就上述命题及汉语言、文学艺术、文化信仰等领域的海外传播与研究现状作出阐释,以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海外传播与适合路径作出现实的描述与探索。 

  为世界提供中国文化智慧 

  什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作为一个数千年文明绵延不绝的古国,在民族兴盛时期,似乎不需要专门思考这一问题:世界各国会主动来学习我们的文明成果,比如日本在距今一千多年前就会专门派出遣隋使、遣唐使来华深造;同时我们的先人也会主动吸纳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今天被公认为民乐乐器的琵琶、唢呐、扬琴等多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的,国粹艺术京剧的主奏乐器是“京胡”,从名称上就是民族融合、文化交汇的产物。

  孔子学院运营模式有待完善 

  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孔子学院已经成为汉语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重要平台。在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作为新生事物的孔子学院的海外建设在运营模式、相关政策等方面都出现了一些问题,亟须我们研究思考并拿出相应对策。

  文化传播需注重内涵阐释 

  在东方文化圈内,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地区喜欢中国四大名著的读者(观众)众多,其中对《三国演义》、《西游记》尤其喜爱。分析其影响力超过其他两部名著的原因是,英雄人物的故事感召力使然。这其实反映了世界读者所具有的共同的审美趋向和文化需求。在考察中我们发现,四大名著在跨文化传播中经过输入国的改造后,在受众审美接受上有明显的差异性特征,体现在陌生化的艺术改造过程以及异质性的经典再造过程。其实,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传播过程中都面临着如何能让接受国家顺利地接受并获得对我们传统文化的认同这一问题。所以,经典的跨文化重构成为一个必须面对的话题。通过影视、动画改编或其他网络游戏手段的使用,传统文化在海外传播过程中必然要在当代的语境中重新得到诠释和认识。

  文化语境下的中国戏曲海外传播 

  德国学者伊里亚斯在《文明的进程》中提出了“文化”和“文明”的区别,他认为“文明”使各民族之间的差异有了某种程度的减少,因为它强调的是人类共同的东西;与“文明”不同,“文化”的概念强调的是民族差异和群体特征。如果说“文化”中蕴含的自我和特色区分开了各个民族的话,那么“文明”就使其日渐消减。从上述意义上讲,“文化”与“文明”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某些方面处于对立,尤其是对于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而言,文明的浪潮必然对其带来冲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标志之一的中国戏曲艺术,自20世纪改革开放以来,就处在这种冲击的风口浪尖上。越来越多的决策者、文艺工作者、社会大众已经认识到:保持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在将之与异域文化坚决区别开来的同时,中国戏曲应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一张名片、一份请柬、一个标识。

  域外汉文化的比较研究 

  东亚地区,过去多以汉字作为书写工具,形成一个跨越空间、跨越时间的汉文化区。除了中国以外,古代的朝鲜、日本、安南等国家,都存有大量以汉字书写之作,相对于中国文化,可称为域外汉文化区。域外汉文化与中国汉文化血肉相连,既有同构性,又有异质性。要想了解中国汉文化在域外的传播与发展,真正认识中国汉文化的博大精深,不关注域外汉籍文献,不用心进行整体的比较研究,很难有真正客观的认知。我们唯有认真从事域外汉文学与民俗文化的研究,对于韩国、日本、越南等国家汉文化与其本土文化交融的情形,才能有进一步的认识;通过比较研究,以开拓更宽广的学术视野。

  语言内外:汉语国际传播的“域境耦合” 

  日常生活世界以其直接性和生动性构成人们的主要社会行动场域,而其他有限的意义领域,如科学、宗教、艺术等,则外在并独立于日常生活世界,其间的会通和耦合,需仰仗语言符号的中介和勾连力量。从理论上讲,一种世界通用语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这种认知的需要,并实现知识和信息最大范围的传播和扩散。但通用语,无论人造还是源自某种母语,与通行于一定的社会共同体,处于自然应用状态下的母语,存在着深刻的分歧。

  汉语教材国别化刻不容缓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近年来国际汉语教学事业发展迅速,对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国内虽已出版了数千种教材,却在海外大多“水土不服”。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内容安排太中国化。教材中口语和书面语未分清,课文内容单调,缺乏实用性和真实性。二是教学安排不够科学。阅读材料和练习太少,编排不够合理。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这一目的不明确,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结合不科学、不紧密。

  传统文化助益对外汉语教学 

  汉语是世界公认的比较难学的语言,如何快速有效地让外国朋友掌握汉语,并了解中国文化,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许多学者和对外汉语教师在此领域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汉字、拼音、词汇、语法等传统的正常教学中。诚然,这些知识点的正常学习不可或缺,但是如何强化学习、短期内快速显示出效果的研究还比较缺乏,也非常有必要。

  传统文化传播的“历时性” 与“共时性” 

  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由来已久,涉及两千多年来东西方学术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接受、传播和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等一系列问题。作为一门学科的西方汉学正式出现是1814年,在1838年又产生了汉学家这一概念,但在朝鲜、日本及越南等地,中国文化的传播可以上溯到商周秦汉时期。从早期的殷末箕子入朝,到东汉末年的大儒刘熙等人避难交趾(今越南),再到中古时代日本大量遣隋使、遣唐使的出现,到处可以发现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轨迹及其巨大成就;在欧洲,从马可·波罗到利玛窦,从比丘林到李摩提太,数千名西方传教士和商人遵循着各自的模式将中国传统文化带回西方世界,开始了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和研究的历史进程。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