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唯物史观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
2015年10月30日 08:1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10月30日第834期 作者:

  

  编者按:9月1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首届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论坛在京举行。“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是本届论坛的研讨主题之一,来自全国各地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多位学者围绕这一主题,从学理视角展开了深入交流和研讨。本期“特别报道”特摘录与会专家学者的观点,以飨读者。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双重统一 

  实事求是与经世致用、求真与致用、科学性与现实性,构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双重品格。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兴起之初,便具有突出的实用性,体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经世致用属性。这种致用属性,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为现实社会提供准确的历史知识;二是为现实社会提供深刻的历史智慧;三是以发现的历史规律引导现实社会前进方向,提供历史借鉴(经验教训)。经世致用是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突出品格。

  唯物史观指导地位不可动摇 

  在国内学术界,唯物史观在史学研究中的指导地位毋庸置疑。但是,在目前流行的一些史学叙事范式,如精英史、事件史、文明史、现代化史等,虽然没有明确拒绝但也没有真正领会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而西方一些史学理论却悄然赢得了话语权。

  加强科学历史观教育 

  科学历史观(即唯物史观)大众教育和科学历史观原理创新是历史唯物主义之躯最重要的两翼。在导致当今科学历史观社会影响式微的诸因素中,科学历史观大众教育无疑是较之于科学历史观原理创新更为重要的一个因素。

  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来源之一,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性质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自由、平等和公正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考古学成果证实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我们认识人类社会的科学观,我认为其中涉及的以下三方面至关重要,即私有制和国家起源是人类历史发展产物、自然史与人类史构成真正的“历史科学”、生产工具发展与社会形态变化密切相关,而现代考古学在这三方面研究取得的学术成果,证实、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唯物史观的传播与运用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诞生,是中国史学变迁史上的重大事件。这一新的史学形态,不仅因对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支持而具有突出的社会史意义,还因对中国古老史学传统的深刻改造而具有不可轻忽的学术史意义。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中国世界史编撰 

  在人们借以探索、把握世界的各种学科中,世界史学科正在受到世人的关注。尤其是在世界史编撰领域,人们迫切希望通过通史著作来理解世界的演变。这已经成为中国世界史编撰面临的时代要求。笔者以为,应当充分重视和挖掘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世界史编撰中的学术价值。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背景 

  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多年来,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站在今天这样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总结和展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对于我们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史、国史研究的新发展 

  近年来,中共党史、国史研究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各种研究范式和理论话语均不断推出研究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党史、国史研究的新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这为厘清党史与国史关系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理论空间。

  形而上学危机关联欧洲虚无主义 

  在欧洲,形而上学的命运与虚无主义相连并不始自尼采和海德格尔。迟至18世纪,形而上学就已显示出自己的“虚无”。而康德、黑格尔的哲学在很大程度上则是要将形而上学从虚无性中拯救出来,使其重获科学性。

  环境史研究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作于马克思从青年黑格尔派向彻底的新唯物主义者转变的节点时期,是一部立于门槛之上的经典作品。马克思在这份手稿中再次提出并予以重新解释的“对象性关系”概念,为人类史与自然史的真正结合,为我们开展人与自然之间社会历史性关系的研究提供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初的理论基石。承认环境问题的社会历史性,将对象性关系的视域纳入环境史研究之中,有助于我们在自然—历史一体化的新认知图式中更加客观地、辩证地看待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其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并推动实际的环境保护运动。

责任编辑:武勇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