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
2015年08月21日 08:4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8月21日第794期 作者:

  编者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全国各族人民包括海外侨胞共同进行的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付出了巨大牺牲。这一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蒙受的民族耻辱,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本报组织“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专题策划,旨在回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进程,肯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伟大贡献,展现我们维护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成果和国际公平正义的坚定决心,宣示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积极姿态。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中流砥柱

  在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中,无数中华民族英雄儿女,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浴血奋战,流血牺牲;全民族空前团结一致,共御外侮;世界上反法西斯的友好国家和人民多方帮助和支持,中华民族终于赢得近代史上第一次反抗外来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全民族的空前觉醒和团结奋战,是这次民族解放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决定因素。作为中华民族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在这场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抗日战争提升中国国际地位

  纵观近代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有一个沉沦到谷底再慢慢爬升的明显轨迹,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之时,中国已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线的“四强”之一,达到了那个时代所能达到的最高点。

  从历史大背景下审视正面战场

  中国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是抗日战争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正面战场22次主要战役的起因、经过与结局,不仅出自中日双方的军事战术性因素,而且具有超越军事以外的政治、经济、外交战略等更为广泛深刻的战略原因。从历史大背景视野下来审视正面战场,对推动抗日战争史研究大有裨益。

  抗联精神昭示民族不屈之魂

  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艰苦卓绝的战争分为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两个阶段。在被日本法西斯严密封锁、几乎与祖国内地完全隔绝的极度困苦条件下,东北人民坚持抗击日本侵略者长达14年之久。东北抗日联军(简称抗联或东北抗联)在艰苦的抗日战争中,铸就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抗联精神。这一精神是抗联英烈用生命熔铸的真魂,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四川充分发挥抗日大后方作用

  在全面抗战中,四川担负起了大后方的重任,发挥了抗战基地的重要作用。正如1945年10月8日《新华日报》社论所说:“在八年抗战之中,这个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民族战争之大后方的主要基地,就是四川。自武汉失守以后,四川成了正面战场的政治军事财政经济的中心……四川人民对于正面战场,是尽了最大最重要的责任的。”

  南京保卫战:悲歌慷慨抗顽敌

  在中国抗战史上,南京保卫战是一场十分惨烈的战役。长期以来,学术界围绕南京保卫战有许多争论。例如,南京保卫战的决策是否正确?中国守军在南京有没有进行英勇抵抗?南京保卫战的失败是不是导致南京大屠杀的原因?笔者认为,南京保卫战应该说是国民政府当时的唯一选择;在南京保卫战过程中,中国守军进行了英勇的抵抗;南京保卫战的失利导致大量中国官兵未能突围,但这不能成为侵华日军进行南京大屠杀的借口。

  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幽灵复活

  70年前,日本向中美英苏为代表的世界反法西斯阵线无条件投降,日本军国主义被钉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耻辱柱上。然而,70年来,日本右翼势力从未放弃为军国主义罪行翻案的企图,周边国家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批判也日渐柔弱。现实在提醒世人,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揭露和批判仍是一项未竟事业。

  鹿地亘与在华日本人民反战同盟

  日本帝国主义的累累罪行不容否认,但是,我们在揭露其侵略暴行的同时,不要忘记战争期间也有一批有良知和正义感的日本人士,曾经挺身而出,以各种方式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战。日本进步作家鹿地亘和一些在华日本人民反战同盟成员,就是这样勇敢的反法西斯战士、中国人民的真诚朋友。

  明治宪法不能为天皇“免罪”

  明治宪法的不彻底性,使得天皇具有随时随地按自身意志选择介入或脱离政治事务——“无为而无不为”的权力,所以我们看不到天皇宣战的“圣断”,却看到了他终战的“圣断”,他不仅不用承担发动战争的罪名,还可以因“终战”之功而获得日本国民的继续膜拜。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