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报道:探访中国工业遗产
2015年06月19日 08:0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6月19日第753期 作者:

  

  无锡:中国工业遗产保护的象征地

  无锡,北依长江、南临太湖;伴水而生,因“运”而兴。丰富的物产、便利的水运使无锡成为中国工商业起步最早、近现代工业遗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在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工作发展进程中,无锡具有特殊的象征性。这不仅是因为无锡在我国近代工业发展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是近代中国民族工商业的重要发祥地和现代乡镇企业主要诞生地,工业遗产和遗址繁多;还因为2006年,首届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的召开地也在无锡,中国首部关于工业遗产保护的宪章性文件——《无锡建议》就诞生在北仓门。《无锡建议》的颁布标志着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迈出了全面、实质性的步伐。

  “汉冶萍”:打响“汉阳造”名声

  若要梳理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脉络,“汉冶萍”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这家跨越湖北、江西两省的公司,是当时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也是近代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

  上海:黄浦江畔百年工业史

  上海作为中国近现代重要的工业城市,其近代工业产值曾一度占全国的一半。这里的工业遗产十分丰富,其见证了城市和社会的历史变迁。为此,本报记者探访了杨树浦自来水厂和江南机器制造总局遗址。

  大华纱厂:经纶天下 衣被苍生

  西安大华纱厂位于西安城墙东北方向,南面紧邻陇海铁路,西面与唐大明宫遗址一街之隔。单层大空间的厂房建筑体是大华纱厂迄今保留最完整的工业遗存之一,也是西北现存最早、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单体钢结构工业建筑。

  东北老工业基地:新中国的时代勋章

  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主要形成于“一五”计划期间。近年来,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等因素的影响下,昔日给东北带来富裕和荣耀的部分重工业企业逐渐成为尘封的记忆。记者在沈阳、长春等地进行了实地探访,探寻代表性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状况。 

  青海原子城:中国核工业发展的摇篮

  青海原子城是我国核工业发展的摇篮,我国第一枚原子弹、氢弹在这里诞生,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在这里培育;这里是我国民族工业的重要基地,是新中国现代工业兴起的重要标志,形成了独特的工业遗产文化景观。

  “百里钢城”攀枝花:“三线建设”的缩影

  在我国的工业遗产中,“三线建设”工业遗产有其特殊性。“三线建设”是1964—1980年我国在“三线”地区进行的以建设国防工业为主导的大规模工业和交通建设,近年来“三线建设”工业遗产日益受到保护,相关学术机构先后成立。四川省攀枝花市是“三线建设”的主战场之一,前不久,记者走进有着“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

  北京:工业遗址重塑的范本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利用近20年时间建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以京、津、唐为中心的华北工业区的核心工业城市,引领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北京工业进入调整、搬迁和更新期,一大批工业遗产由此产生。其中,798艺术区、首钢、北京焦化厂遗址公园,可谓中国工业遗址重塑的范本。

  工业遗产保护与研究并行

  工业遗产及其保护的理念兴起于20世纪后半叶的英国。当人们逐渐认识到源自18世纪40年代的工业革命和之后席卷全球的工业化浪潮给人类文明带来的深刻影响,便开始对工业化进程中留下的厂房、机器设备等景观的历史价值予以重视。此后,工业考古与工业遗产保护随之产生。这也标志着人类“历史遗产”的范畴由古代文明延伸到工业文明的世界。就中国的工业遗产保护来说,保护进程亟须提升研究力量的参与度。

  工业遗产是活的历史

  无锡工商业发展和工业遗产保护中遇到的问题与经验,具有典型意义。以无锡为样本,围绕中国近现代工商业发展、工业遗产保护等话题,记者采访了江南大学荣氏研究中心主任史应勇。

  整体性保护工业遗产

  近年来,部分大城市在工业遗产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不过,在众多实践案例中,较成功的项目主要集中在工业建筑单体的利用改造上,在整个工业地区的遗产保护、生态修复、经济再生和适宜人居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转变“重开发、轻保护”模式

  哈尔滨既是我国重要的传统工业城市,又是国家主要老工业基地之一,工业发展较早,积淀深厚。从哈尔滨工业的门类及其发展历程看,哈尔滨工业遗产主要分为近代以酿酒、磨粉、制油为主的轻工业,以中东铁路为核心的运输业和以机电、机械、制造为龙头的重工业。从19世纪末开埠以来,哈尔滨市100多年的近现代工业发展、数百家工厂企业为我们积累了丰厚的遗产。但真正意义上的工业遗产保护起步较晚,这与我们对工业遗产的定位有关。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