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报道:千年古乐南音 丝竹不绝至今
2015年05月22日 08:0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5月22日第741期 作者:

  

  泉州南音:中国音乐史的“活化石”

  每天晚上7点半,泉州古城府文庙夫子泉茶馆黄灯熏暖,丝竹之声不绝于耳,不一会儿门口便吸引许多来往的游客驻足欣赏。这里就是泉州民间南音社团之一泉州南音乐府曲社的演出地。向内望去,只见正前方舞台上几位身着传统汉服的年轻姑娘,手执不同乐器,红口白牙和声而唱,仿若天籁。舞台下几乎无一虚席。引得众多观众陶醉其中的美妙古曲,就是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南音·泉州弦管”。

  泉州弦管保存完好

  泉州南音表演离不开拍板、琵琶、洞箫、三弦和二弦五种乐器,这也是弦管乐队最基本的乐器组合。最著名的南音器乐曲有《四时景》、《梅花操》、《八骏马》、《百鸟归巢》,简称“四梅走马”。

  新科技再现“千家罗绮管弦鸣”

  泉州弦管作为“中国音乐历史的‘活化石’”,其世代传承的方式,除口传心授之外,就是凭借一种独有的弦管“工乂谱”记录下来。据了解,工乂谱有上千年的历史。其特殊的谱字符号,纵横交错,深奥复杂,历来靠手抄传承,明清以后,才有了木版、石版印刷,但成书很少。近几十年来,则多用刻蜡版油印,难登大雅之堂,也不利于保存。

  南音传承需要好的“土壤”

  泉州南音应如何结合自身的艺术特点、历史沉淀及区域文化生态制定科学可行的传承与发展方案,是南音学者以及政府文化教育机构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就南音的保护及传承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泉州师范学院副院长、福建省南音文化传承与发展协调创新中心主任王珊。

  拜馆:南音弦友沟通的纽带

  泉州南音的乐事活动丰富多彩。拜馆是诸多活动中一种常见形式,是南音馆阁之间往来的礼仪,是南音弦友超越地域、国籍,交流沟通、促进情感的纽带。

  数字化技术让南音华彩常驻

  在南音传承保护中,数字化技术提供了强大的工具、方法与技术支撑。通过数字技术可将南音以标准化和数字化的形式进行编码存储,建立南音数字文化资料库,并以其素材数据为基础,开发各类具有知识产权的谱式与编码,视觉形象、动漫形象及其他文化元素等。

  南音伴随闽南人的一生

  泉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著名的侨乡和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也是蜚声海内外的南音的故乡。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的郑国权老人不无骄傲地说,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泉州就是中国四大港口之一,随着海外通商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南音艺术曾呈现“千家罗绮管弦鸣”的繁荣景象。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南音雅乐,植根闽南,世代传唱,历经岁月的风雨而不泯,成为家喻户晓、雅俗共赏的乡音。

  南音在岭南说唱

  提起南音,很多人都会想到福建南音,而对于广东南音则知之甚少。广东南音是产生于珠三角地区的一种说唱艺术,清末民初被粤剧吸收,成为粤剧的歌谣体唱腔,大大增加了粤剧的抒情性。

  广东南音契合禅宗“六如”

  广东南音是流行于珠江三角洲以及香港、澳门地区的一种以广州话演唱的民间说唱艺术,它和福建泉州的南音是同名异质的两种艺术形式。美籍华人学者梁培炽在《南音与粤讴之研究》一书中提出,粤调说唱文学不仅是岭南文苑中的奇葩,也在继承中国说唱文学中有着巨大贡献和地位。美国亚美研究学者胡其裕认为,中国说唱文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南音、粤讴尤远播于世界。

  “南音”辨名

  泉州,简称“鲤”,别名“鲤城”、“刺桐城”、“温陵”,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是国家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泉州是闽南文化的发祥地,“南音·泉州弦管”则是闽南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