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评价》创刊述要
反思中国学术 重建评价体系
2015年03月04日 08: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3月4日第709期 作者:李树民 刘华初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创刊了!《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的诞生承载着中国学术界的殷切期待!

  学术生命力离不开学术评价的滋养

  创办《中国社会科学评价》是中国学术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主办的学术季刊《中国社会科学评价》,预示着中国学术将迈入理性反思期。恰如创刊号发刊词所言,“反思有益前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术的发展需要经过一个反思阶段,迎来它的思想的时代”。毋容讳言,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学术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这个成绩主要是在新的“西学东渐”这股学术潮流之下成长起来的,人们越来越感到,要进一步发展创新,需要突破一些瓶颈性问题,其中最凸显的问题是对西方学术的依附性,学术原创性远远不足,没有形成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此外,在中国学术和学科发展的不同领域和不同阶段,还存在着急躁冒进、割裂学术自身发展历史、割裂学术对现实的映照等诸多违背学术规律的现象,这都有损于建立科学而健康的学术发展生态。尤其是,作为整个学术职业共同体及其每一份子的学者个人,作为中国学术命运最为核心的决定性要素,在学术使命担当、学术职业伦理恪守、学术人生的塑造方面,从整个中国学术的历史延续和未来创造而言,是需要给予清醒认识的。

  中国学术发展历史中暴露出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原因也很复杂。在这诸多复杂原因中,学者们普遍认为,从整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总体到各个学科自身,尚缺乏自我认知、自我反省、自我批判的意识和传统,缺乏健康有益的学术评价的监督和推动。

  创办《中国社会科学评价》是建立科学而客观的中国学术评价体系的有力环节。中国学术需要在反思中成长,在评价中实现学术的优胜劣汰和自我更新。而对中国学术的评价,既需要学术界内部的自我监督,也离不开来自学术系统之外的外部监督。反观中国学术评价的历史和现状,中国学术本身发展进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和症结,也无时无刻不体现在学术评价体系的自我建构之中。缺乏科学客观的学术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的有力支撑,尤其是缺乏一套既重视形式标准又注重实质标准的评价体系,直接妨碍了中国学术的健康发展,也阻碍了中国学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功能的有效发挥。

  在当前中国的学术评价体系中,从中国整个社会到学术界乃至学者个体,对学术评价体系的思想认知到学术评价体系的建构实践,都有不同程度的认识误区和迷茫,也有着各具特色的实践探索。在价值取向和终极关怀上,到底是为学术而学术还是作为政治和社会中的学术,缺乏共识;在评价客体上,应为学术思想和成果本身还是学术思想和成果的载体抑或二者兼顾,也存在认识差异;在学术评价方法上,是注重评价主体感受的定性评价还是注重技术因素的定量评价乃至二者综合运用,各种评价体系做法不一;在评价范畴上,是出于评价期刊、评价智库、评价学术的目的,还是出于作为传统意义上图书馆采购的参考,往往也是各有侧重。凡此种种,都需要科学而客观的标准予以框定。

  人文社会科学的精髓就在于,能不能反映现实的社会存在以及引导未来美好社会的塑造,能不能揭示中国社会发展的本质性、规律性、特征性,并通过理论的方式表达。人文社会科学能不能以科学的、准确的、能够被世界所接受的话语来表达中国梦,这就是学术研究要做的工作。由谁来引导学术朝这个方向发展?《中国社会科学评价》应该起到这样的作用。中国学术发展到今天,亟须科学而客观的学术评价体系推动其走向未来,而《中国社会科学评价》这一期刊平台的搭建,就是要以“公平、公正、客观”为指引,厘清中国学术和评价体系的认识误区,弥补中国学术发展和评价体系建构实践中的不足,承担中国学术的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

  创办《中国社会科学评价》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自觉履行国家智库职能的具体实践。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和综合研究中心”,自1977年5月成立以来,“以学科齐全,人才集中,资料丰富的优势,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进行创造性的理论探索和政策研究,肩负着从整体上提高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水平的使命”。伴随着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全面进步的历史性契机,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党中央、国务院核心智库的功能日益凸显,这就需要中国社会科学院在理论探索和政策研究中更加强调创造性,更加强调整体性、全局性的视角,把握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总体发展方向和趋势,掌握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本质,通过进行公共政策研究和提供决策咨询,从而为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国家和社会发展政策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为引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指引。而创办《中国社会科学评价》正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自觉履行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这一时代使命和历史担当的战略性决策。

  承载中国学术界的殷切期待

  伴随着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逐步繁荣发展,学术评价一直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十分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在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创新的过程中,广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似乎被作为评价对象而被动存在,但是,他们更希望作为学术评价主体参与到学术评价理论建构和学术评价实践中,更期待能够运用其学术研究的经验推动学术评价的进一步科学化发展。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赵世超教授张扬自由的学术批评。他认为,学术评价中的评价、评论、评述主要应是批评,而不应是只讲赞美的话。因为不管哪种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自身都有片面性,如无人出来校正,难免会走向反面,导致非理性。容忍差异、提倡不同意见之间的自由辩论,对真理的发现和传播必不可少。同时,还应坚信,真理是错误的有力反对者,如果让人自由地驳斥错误,错误就没有什么危险。比如对中国先秦史研究而言,希望在《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的引领下,克服重考据、轻理论的倾向,多就相关重大问题展开讨论,让历史学既发挥求真功能,也发挥致用功能。关于具体的学术评价实践,他建议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民调”,从长期观察中判断学者的学术影响力;不必太在意引用率,因为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引用率的参考价值较小,可以忽略不计。他同时认为,《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的创刊,为学术界提供了一个进行争鸣的舞台,他从心里感到高兴,充满期待。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邓晓芒教授对我国当前学术评价存在的问题以及评价环境表示担忧。在国外,一个人的观点如果被人商榷和质疑了,是一定要回应的,否则就会失去学术信誉,甚至危及自身在学术界立足;而在我国,这种争鸣氛围远未形成,有的人在理论上被批得百孔千疮,却不理不睬,我行我素,继续占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可以说,现行人文社科评价体系最应改进的就是“官本位”的先天框架,因为这是对学术评价最大的干扰。他认为,在目前情况下,学术评价不存在权威评价机构,一些重大问题先不要追求一锤定音,而应当鼓励学术争鸣,通过长时段的学术进展来逐渐澄清,在正反两面意见的正常学术讨论、争论甚至论战中,才能显示各自的学术水平、眼界和见识。他期待,通过《中国社会科学评价》形成一个健康的学术争鸣氛围。

  《学术研究》主编叶金宝针对当前高校、研究机构,甚至教育主管部门普遍采用的量化评价提出异议。他说,类似于“行政评价”的方式对真正的学术探索的伤害是不言而喻的:一是其对学术本质的忽视,它更多的是对学术形式的关注;二是其只是一种单向度的评价,评价主体与评价对象不可能互动;三是其数据采集本身也存在科学性不足的问题。学术的创新发展有赖于学者、学术界独立自主的研究,需要有学者个人的研究兴趣和学术界研究的多样性,需要平等的交流和对话,甚至批评和争鸣。以此看来,真正有意义的学术评价应该是理性的审判,应该是学者之间平等的交流、对话、讨论、批评和争鸣,而不是什么学术排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社会科学评价》或许能带来学术评价的新解,给学术评价注入新的内涵。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王志伟教授认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现状从整体上来说,还是能够注意跟随时代发展的,对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当然问题也不少,特别是在扩大国际学术交流的情况下,一些研究者偏向于跟着西方研究者的思路和问题走,而不够重视对本国问题的研究;也有一些学者囿于对革命导师原著表述的“原意”追寻或重新阐述,而对精神实质的把握不够,与本国实际联系十分生硬,不接地气。例如,我国经济学学者、特别是年轻学者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受西方影响较大,注重数理表述形式和数量分析,而对如何理解数字背后的逻辑与机制、思想与理论有所欠缺;不少留学回来的学者历史感和现实感不强,缺乏全局观,导致“洋八股”盛行,局部研究盛行。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朱立元教授针对学术评价体系的具体方法发表了意见。他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应增加能体现我国世界性学术胸怀、覆盖面大、有长远学术价值和国际影响力的项目,而一般项目应该增加自由、自主选择课题的比例;学术期刊的评价要根据连续多年转载、引用率等指标动态调整;建立和完善专家库,同行评估应根据不同类型和需要来组织,如在高级职称评审中,同行专家遴选、组合应该考虑二级学科中有不同研究方向的专家,还要重视评审的等级,重视专家们对学术水平与质量的综合评价。

  开启中国学术评价新阶段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创刊号的主要内容由如下三个栏目组成:学科反思、评价方法和评价报告。

  学科反思栏目中,包括我国法学、教育科学、公共管理、哲学、社会学等学科方面著名专家学者对各学科方向整体研究现状的“把脉问诊”,总结学科发展成绩,同时也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反思,为学科未来的创新和发展探寻有效而可行的路径。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长江学者杨光斌在《丰裕中的思想贫困——兼论中国教育—科学管理体制的问题与出路》一文中,将学术研究与学术评论结合起来,对一些流行的学术“神话”,如SCI、SSCI迷信,进行有说服力的破除,掷地有声地表达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中国社会科学的危机”主要表现在不能有效解释中国经验,严重滞后于中国实践;当下学术危机的历史根源在于,严重依赖外来理论导致当前社科学术界缺乏由自己的概念、理论和方法所构成的“话语权”,呈现出“思想的贫困”;当前的“社会科学工科化管理”模式不但不能复兴“中国学”,而且危及中国国家安全;中国“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的主体只能是中国人、中国学者;管理上的现实路径在于,改革等级化的科研管理体制及经费分配体制,支持“自然人”组织学术共同体,而不是将经费拨付给“法人”,加大对基础理论研究的投入。

  在《公共行政学的想象力》一文中,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长江学者马骏借鉴社会学家米尔斯提出的“社会学想象力”,对中国公共行政学研究进行了重新审视,分析了各种束缚中国公共行政学想象力的知识障碍:管理主义、知识自我殖民、经验主义、哲学贫困。显然,只有挣脱这些知识障碍的束缚,中国公共行政学才能唤起和激发应有的学术想象力,也才有可能在21世纪发展成一门对国家和社会实际有用的学科。为此,中国公共行政学需要发展五种学术想象力:历史的想象力、人类学的想象力、批判性建构的想象力、大结构的想象力和性别的想象力。

  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第五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姚建宗的《当代中国法学学术评价基准的构造与阐释》一文,试图在法学研究与社会实践之间表现为十个方面的互动交织关系中,对法学研究建立一个融贯性基准进行探索,提出在重塑中国知识分子的品行人格、唤醒其学术良知、赋予其学术的历史使命感、以自治和自律来规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与学术评价的同时,建立和实行以外在的他律和规制为特色的学术评价制度框架,以国际通行的“同行评议”基准在中国法学研究中要让位于制度建构为核心思想,给出了进行制度建构要从研究主体的学术人格改造入手的基本路径。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伦理学会会长万俊人面对当前我们的伦理学学术研究与承载伦理精神的社会现实之间的脱节现象,在《互镜式学术评价中的伦理精神与伦理学研究》一文中,以严密的思辨性和面向现实的道德关怀,解析了当代中国伦理学研究的问题,以及造成当前学术格局的诸种因素,进而通过国际国内之比较、古今关联,提出了关于中国现代性伦理研究的路径、话语改进和理论愿景等基本课题的初步思考。作者认为,只有始终守成我们自身悠久深厚的优秀道德文化传统,才能使我们的伦理学研究不仅达于文化自律和价值选择自律,而且达于学术研究和理论创新的可持续化,长远地看,中国的现代伦理学不仅需要从学习的自觉走向思想理论的自主,而且还需要从思想理论的自主走向思想理论的创造;就中国伦理学研究而言,所谓中国学术的自主性,本质上即是中国伦理学话语权利的主体性和话语力量的可普遍化。

  网络化时代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最显著的变迁之一。在《网络化的缺场空间与社会学研究方法的调整》一文中,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刘少杰敏锐地意识到,网络时代的社会学应当克服仅从个体的隐匿行为研究互联网现象的局限,充分重视互联网可以产生强大的政治经济动员效应,在互联网的技术作用、制度结构、组织关系和集体选择等更重要的视野中开展社会学研究。作者倡导,以关注社会变迁、推进社会发展为己任,把以缺场空间形成为主要标志的网络信息社会作为自己的重要研究对象;对与社会空间分化相对应的经验事实进行在场经验与缺场经验的双层化处理;采用联系的表象思维,以促成表象思维同理论思维的综合。

  评价方法栏目中,刊发了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叶继元和东南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袁曦临的《中国学术评价的反思与展望》一文,该文通过对学术评价历程、学术评价研究中各种观点与评价实践的回顾与评析认为,目前存在评价主体不明、评价标准界定不易、学术批评氛围欠缺等问题,这些不仅关系国内学术评价管理的重大需求,而且也是国际学术评价研究的前沿课题。作者指出,目前迫切需要重视学术评价的基础性工作,建立与完善各种与学术评价有关的数据库,夯实科学评价的现实基础;进一步加强学术评价理论研究,修正和完善现有的评价机制;同时切实推进加强学术管理中与学术评价有关的制度建设,如同行评议、申诉、复议等制度。作者以文献计量学见长,但在本文分析中兼顾了定性评价,对当前学术评价研究的走向提出积极的建设性意见。

  探索学术期刊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创刊号全文刊载了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发布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该报告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指出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的现状、问题以及建议。在分析国内外主要期刊评价成果的基础上,指出现有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存在意识形态属性评价指标不突出、评价数据公开透明性待加强、定性评价方法待改进、评价理论基础待完善等问题,随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对策建议。第二部分建构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针对第一部分提出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提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契合期刊编辑出版流程,强调学术性评价同时加入意识形态属性指标,评价打分引入扣分机制,不仅重视对期刊的评价,更注重对期刊的引导。第三部分对2014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的研制过程进行了说明。该部分不仅介绍了本次评价活动中期刊的学科归类方法、评价数据的来源及采集时间等内容,还提出了本次评价活动期刊的划分等级方式,即顶级、权威、核心和扩展,并对每个等级的划分方法进行了阐述。第四部分依据上述有关原理,得出了2014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结果。该部分是采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733种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进行了评价,共评出17种顶级期刊、40种权威期刊、430种核心期刊和246种扩展期刊。

  该报告作为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的重大研究成果,其部分内容曾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于2014年11月22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首届全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高峰论坛”上予以发布。创刊号再次以全文发布,意在推动对“评价的评价,研究的研究”成果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对构建科学客观评价体系进行理论努力的推崇,更意在倡导具有可操作性评价方案的深入研究。从一定意义上讲,该报告所提供评价模式的科学性、客观性尚待学术评价实践的检验,但仅就其对既往评价模式缺陷的认知和反思角度而言,其在一定意义上实现的超越使我们有理由相信,该报告所提供的评价模式对于推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进一步繁荣发展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